
为什么我的宝宝经常会自言自语
2017-08-04 21:59:09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如果大街上你看到一个人自己跟自己说话,那这个人不是有精神病,就是有神经病,要么就是自闭症,反正肯定不是一个正常人。可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家宝宝自言自语,而且说的话你一句都听不懂,他却还乐在其中,你会怎么想?宝宝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受到什么刺激了。
其实宝宝的成长总是让你措不及防的,宝宝自言自语一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个必经的过程,爸爸妈妈不用过于担心。宝宝自言自语什么情况下是正常现象,什么现象有事病理的表现呢?跟默默一块科普一下吧。
为什么有的宝宝会自言自语?
0-1岁是语言的准备期,1-3岁是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其中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大脑皮层的语言区特别敏感,容易对听到的语言进行记录和整理,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孩子在3岁以后常常会边玩边自言自语,好像是在角色扮演,又好像是再叙事什么东西,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独白。
科学研究发现,大约有15%~30%的儿童会出现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多在2.5~6岁之间发生。一般来说,孩子这个现象到了入学年龄后,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便会渐渐消失,个别儿童可能延续到10岁左右。
宝宝自言自语有两种情形:游戏语言和问题语言
游戏语言是一种行动的伴奏。宝宝一边玩耍,一边自言自语,这是宝宝在用自己的语言补充游戏的情节。比如:宝宝抱着熊玩具说:“这个是你的茶,这个是我的,我喂你喝....”
语言特点: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
问题言语是困难再言语中的表现。常常是宝宝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独白,是宝宝在寻找答案是的一种自我对白。比如:宝宝画画时,遇到不会画的东西时会说:“几只脚呢,什么颜色,哦这样的...”
语言特点:零碎杂乱,简短没有逻辑性,难以理解。
可能存在心里疾病的两种自言自语
1、6岁以下宝宝,在他们的语言当中没有角色语言,不存在假象玩伴,只是单纯的、经常性的自言自语,没有章理性,忽视外界的环境和变化,这可能患有孤独症和自闭症。
2、6岁以上的小孩,按照常规来说,6岁以上的小孩心智已经逐渐长成,伴随着生活环境的日益丰富,自言自语的现象会逐渐消失,倘若6岁以上甚至于8、9岁还常常自言自语,父母就要加以重视了,极有可能是患上儿童分裂症。
父母应作何引导
1、引导宝宝多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经常外出与同龄玩伴游戏。
2、家长在语言和心智上做好引导,不教宝宝过于生涉难懂的知识,多用小孩的思维与宝宝交流。
3、不要给宝宝制造相对狭窄、封闭的环境。防止宝宝沉迷电视和电脑。
4、家长要常带宝宝外出,到游乐场、公园、科技馆等地方游玩,让宝宝对外界有基本的了解。
促进宝宝语言发展的四大要点
1、倾听宝宝
当宝宝自言自语的时候,大多数父母会一笑了之,让宝宝自娱自乐,其实父母可以细心观察一下宝宝,倾听一下孩子的话语,这也是一种父母了解宝宝的手段,帮助父母走进宝宝的内心。
2、父母要经常跟宝宝对话
父母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多多的与说话,给孩子提一些她力所能及的简单的问题,让她自己思考并作出回答;讲故事可以增强孩子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也是训练语言的好途径。
3、鼓励宝宝与他人交往
多带宝宝去外面接触其他小伙伴,扩大宝宝的交际圈,增加宝宝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4、创造语言环境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不同地区的组合,有时候家里语言比较急混乱,有方言、普通话、外语等等,这种情况下宝宝很容易混淆,宝宝语言发育期尽量语言统一,便于宝宝理解和学习。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宝宝脾气越来越大怎么办
2017-08-04 21:56:18
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
2017-08-04 21:52:56
三岁宝宝特别自私与小气怎么回事
2017-08-03 21:52:50
你希望别人来管教你培养的熊孩子吗?
2017-08-03 21:08:44
幼儿安全意识启蒙故事《新小兔乖乖》
2017-08-03 21:01:29
感知运动培养孩子的智力启蒙
2017-08-03 20:58:06
皮亚杰认为实践智力与反省智力是启蒙智商的关键
2017-08-03 20:55:25
儿童教育玩玩不能进行语言暴力
2017-08-03 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