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知运动培养孩子的智力启蒙
2017-08-03 20:58:06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幼儿时期首先是发展以感知运动为基础的实践智力,这种智力表现为儿童的实践适应性。所以,教师应注意培养儿童以实践的、感知运动为基础的实践智力。至于“反省智力”,它表现为推理与概念性知识的运用。因此,当儿童的思惟得到发展以后,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反省智力”的发展,则要着重注意理论教学。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说,这个小孩像个“小大人”一样,其实不然。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孩子无疑是不合时宜的。比较常见的错误教育有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无法摆脱早期的自我意识,形成自私易怒等负面性格倾向。还有的家长过早的对孩子进行粗暴的灌输教育,导致孩子厌学,视学习为苦役。有的家长认为棍棒下出孝子,采用落后的压制教育,导致孩子性格麻木、懦弱。
以儿童2~7岁的前运算期为例(儿童的心理阶段视具体情况而定,本文中的年龄划分仅供参考),对于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方面就不应多做要求,而主要培养孩子的表面认知能力和想象力。讲故事、做游戏就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有儿童提问和互动,对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而故事中的因果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品德类的故事对儿童的道德观发展也有不小的帮助。
通过设计过的亲子游戏和针对性的故事等“活动行为”进行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对孩子的行为和认识产生影响,例如幼儿园的排排坐分果果游戏就对孩子摆脱早期的自我中心意识有很大的帮助。而龟兔赛跑这种强调竞争性的故事对启蒙孩子的竞争意识就很有帮助。
传统的教育是强迫儿童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与儿童的兴趣是相矛盾的。在“强迫”的情况下进行,教”与“学”是无效的,反而容易产生厌恶情绪,要严格避免孩子产生被强迫灌输的感受。例如有些孩子喜欢弹琴,但是如果把弹琴变成任务,规定每天必须弹2小时才能睡觉,往往从兴趣变成厌恶。但如果换种方式,把弹琴变成鼓励和亲子互动的游戏,孩子不容易感到厌倦。
儿童在游戏的时候,也在发展他们的知觉和智力。如果能把他们的阅读、算术等初步知识转变为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的方式,那么,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冗杂,相反地会聚精会神地投入其中。例如,培养孩子对纪律的认识,如果命令孩子站着不动,孩子很快就会厌烦,如果和孩子玩哨兵站岗的游戏,孩子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专注度。教孩子基础数学时,前运算期的孩子,无法理解抽象性的2+3=5,但可以使用分苹果游戏能够让孩子理解加减的意义。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皮亚杰认为实践智力与反省智力是启蒙智商的关键
2017-08-03 20:55:25
儿童教育玩玩不能进行语言暴力
2017-08-03 20:50:07
国外父母对孩子的洞穴自然教育
2017-08-03 20:35:59
孩子喜欢攀比怎么办?
2017-08-03 20:17:37
孩子应该听爸爸的教育,还是听妈妈的教育
2017-08-03 20:03:17
安全教育不分国界,应是公平与平等的
2017-08-03 19:43:33
郑州买了学区房,孩子依旧上学难
2017-08-03 19:35:24
孩子五岁之前学写字会影响骨头发育吗
2017-08-02 23: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