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拖拉、磨蹭没有时间概念怎么教
2017-08-02 23:02:35 来源: 子路教育网
所谓的没有时间概念,就是拖拉、磨蹭。
我儿子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有段时间我调成了早课,每天早晨七点半就要把儿子送幼儿园,我再跟班车去单位。我们仨任何时候,都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每天早晨都是六点半起床,七点早餐。幼儿园中班那一年,孩子好生病,隔三差五扁桃体化脓,早上六点半依旧起床的时候,我有些心疼儿子,想让他多睡会,我和儿子说,你再躺一会吧,到七点再起来。儿子真的躺下呼呼大睡。第二天我依旧如此叮嘱。第三天早上,不用我叮嘱,六点半儿子醒来后主动和我说:"妈妈,我再躺会吧,你说的,多睡觉增强抵抗力。"就这样,一个星期时间,原来每天六点半准时起床的儿子,在我的“心疼”下,七点都不愿意起来,好不容易弄起来,匆匆忙忙出门。“快点刷牙”、“快点吃”、“快点穿鞋”等,是我那段时间常用词语。
到幼儿园大班,孩子不再生病了,生活又恢复了原先的模式。我能让儿子由原来的准时起床变成赖床,那么我就要有能力让儿子重新恢复秩序生活。有人说,孩子坏习惯的养成,只需要三天,好习惯的养成,却是漫长的。我并不同意这个说法。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在同样时间里可以完成的。犹如我儿子,一周时间养成赖床,我依然用了一周时间让他恢复秩序生活,一直到现在,不管是早上还是午睡,只要闹钟一响,儿子就能起床。我的方法是,我从来没有直接去改变孩子,我只是改变了我自己,改变自己的做事方法。
真的,孩子的所有习惯,都是大人一手造成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养成了好的或者坏的习惯,而这些“好”或者“坏”,都是以我们自己为判断标准的,当孩子不符合我们的标准无法与我们同步时,矛盾就出现了。于是家长们开始苦恼:我的孩子为什么不专心?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我的孩子为什么跟我对着干?那么,我们自己思索了吗?既然凡事都以自己为判断标准,那么,你,你自己这个原件,是否完美无瑕?-----
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到了大班才完全分清楚大范围的时间,比如昨天,今天,比如上午,下午。我的孩子九月份上一年级,因为我儿子的伙伴多,所以我的伙伴也多,大家都很焦虑:孩子没有时间概念怎么办?吃饭、穿鞋速度太慢了怎么办?我们最希望的,不就是让孩子飞速完成一系列动作嘛。有什么好方法吗?
首先,孩子的时间观念,不是在我们的反复催促中建立的,我们每天的催促,是我们无能的表现,孩子在催促中变得紧张、慌乱。那么怎么办呢?好方法就是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完成一系列动作。如果七点半必须出发上学,那么首先你要留够时间让你自己完成一系列动作,例如做早饭打扮等;其次你要留够时间让孩子吃饭穿衣。当孩子熟悉每天的流程的时候,当每天都很有秩序生活的时候,他们的动作自然越来越快,时间概念就是在有序的生活中产生的。
另外,你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动作麻利,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性格和你的孩子不一样,太多的不一样,形成了我们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开朗外向的孩子,多半动作较麻利,而憨厚内向的孩子,动作则稍微缓慢。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就要接纳和包容他的一切。
第三,对于孩子来说,时间是看不见的,你如果告诉孩子,刷牙要刷三分钟,吃饭二十分钟,说了很久了你会发现都是徒劳,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没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你可以给孩子买个沙漏,也可以让孩子看钟表刻度,先让他们看到时间,再逐渐去理解时间。千万不要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的世界。
请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不要企图对孩子进行魔兽般的训练以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生活节奏过快的孩子一般都有早熟倾向,耐性差,压抑又依赖,所以有人说,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那么,就让我们尊重孩子的节奏,尊重孩子的磨蹭,为孩子规划健康科学有序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