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律启蒙常识
2017-08-20 00:45:30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声律启蒙分为“声律能力、演奏技能、读谱技能”三种,其中每一种都是幼儿声律天赋的表现,现代声律启蒙主要以钢琴为主,让我们认真的看一下钢琴的声律启蒙常识吧。
钢琴的声律演奏技术问题不要教条,要尊重常识。
不知道你的钢琴学习经历是怎样的?你的演奏水准怎样?钢琴声律的三百年发展历程中,有关演奏法的主张多如牛毛,不同的文化、时代、演奏家和教师个人都留下了许多鲜明的印记。最近的几十年来,国际上基本认定以“手臂重量”为动力基础的演奏法体系最为科学。所谓“科学”,即指这种演奏方法获得的声律最富表现力、最自然、最容易掌握。所以,作为一名钢琴老师,不管你以前的演奏是什么方法,现在则应该好好研究“重量弹奏法”的演奏技术体系,教给学生最好的东西。切忌坚持那些莫名其妙的“教条”,教条的理由可能仅仅因为你以前的老师就是这样教你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判断技术的好坏标准主要还是根据声音好坏和操作起来的难易度,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依笔者的观点,当前中国钢琴教学界最大的教条就是“握球”的手形要求,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谎言。
1、尊重声律启蒙常识一
一手指支撑在琴上最好的力学结构便是“拱形”,手指力的方向朝向琴键所在的下方。“握”力的方向是朝向手心,两者谁正确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讨论。
2、尊重声律启蒙常识二
任何动作技能的掌握都要遵循由大肌肉群到小肌肉群的顺序原则。手臂的运动自如不需要钢琴演奏的训练就能做到,开始的学习当然是从手臂的动作开始。在没有经过训练的前提下,手指虽然不缺少灵活性,但要用来演奏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开始阶段的学习中,手指的主要任务在于支撑力的锻炼,以后再逐步过渡到通过手指挥动演奏音符。就相当于婴儿阶段的孩子学走路的情形,先能站立了,才是走,最后是跑。不遵循这个规律的教学必将事倍功半。
3、尊重声律启蒙常识三
手臂提供演奏的动力来源——“重量”,所以放松是必须的;手指负责把重力传递到琴键,所以“支撑”是必须的;手腕在手臂和手指之间负责连接,自然衔接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乱动。有的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翻动手腕来弹琴,以此替代手臂的起落动作,也是在领着学生走弯路。
钢琴是工具,声律是核心。在钢琴学习的目标体系中,发展学生的声律能力是核心,其次是演奏技能,最后是读谱技能。很多低水平教学都把读谱当成了钢琴学习全部,稍好一些的教学能教一些基本的演奏技能,但往往教得很机械。读谱技能和演奏技能都是为声律表现服务的。乐谱是通往声律的“导航图”,正确读谱,我们能找到通往声律的捷径,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演奏技能通往声律彼岸的“交通工具”,有了全面扎实的演奏功底,我们才能表达出心中最美好最理想的声律。
每一课、每一首作品的教学,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这三个方面。孰轻孰重?这个观念只有深深地根植在你的心里了,教学时才能做到紧扣重点,避免偏离方向,步入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