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
2017-08-17 10:03:06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主要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孩子很小的时候最擅长的就是模仿,各式各样语言行为模仿,家庭生活环境中的语言一般都是汉语为主,很少有家长在家里制造英语思维方法的语言环境,这也是培养英语思维较困难的一点。
有个家长说,孩子7岁了,学习了典范英语半年,会时不时蹦出几句英文。有次她带孩子去玩冰车,孩子很自然地喊出:“I push mum, Mum pull me”;乘公交车时,车一开儿子就说:“The bus set off”。
这就是英语思维:看到某一个事物或在某个场景中,孩子能够非常自然地把它跟英语对应起来,中间没有一个翻译过程,直接think in English(think Englishly)。比如说,看到一只狗,一个具有英语思维的孩子会直接想到dog,而不会用“狗”这个中文词来做过渡桥梁。
为什么有些人在需要用英文表述的时候,会先在脑子里用中文打好草稿呢?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他们想翻译,而是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储备足够多的英文情境;没有这样的情境,脑子中都是孤立的单词和句型,那就只能用单词套句型,最后翻译出来便成了中式英语。
我们都知道,故事里有丰富的情境,所以今天就来谈谈如何用英文故事来积累情境,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
大量模仿,地道英语故事,在语言和图像、动作间建立直接联系。
英语思维的培养应从模仿开始
家长群里有个小学三年级男孩的家长分享说,孩子自己在家听读典范故事,基本上能模仿语音语调。他的同学大都在校外机构上英语课,学单词、语法。下面是有一次他同学碰到我们的对话:
同学:你们懂比较级吗?懂时态吗?
我们都摇摇头。
同学:那你们英语学什么呀?
我们不好意思地回答:就学校里的课本呀。
同学又说:课本上的简直弱爆了!
我们当时羞愧极了。就在这时,我家小孩说:不过,我会用英语讲故事啊。
然后他就叽里呱啦说了一段。
同学赶紧换了个话题……
这个孩子没有学语法,但能流利地讲故事,这归功于他懂得模仿。我们采访了很多英语学得好的孩子的家长,这些家长无一例外地说:“我们从来不讲语法,也不给孩子翻译,就让孩子跟着录音模仿,尽量模仿得惟妙惟肖,整体输入整体输出。”模仿得多了,孩子就自然能够蹦出几句英语,语法也在模仿的过程中自然习得了,不需要单独学习。就像喝牛奶一样,维生素、矿物质都是融在牛奶里一起喝进去的,我们不会分离出维生素单独喝下去。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有一个叫弗朗索瓦的拉丁语教师,他突然想学德语了,刚开始他采取的是背诵德语语法书和248个不规则动词的方法,但是发现在大学听课时一个字都听不懂,于是他又背会了800个德语词根,当然还有各种相关词汇,发现还是一个字也听不懂。他还去街上找外国人说话、背德语词典,结果一年过去了,还是没学会德语。后来他回到故乡,看到一年不见的三岁小侄子已经从咿呀学语变成了话匣子。于是他天天跟孩子在一起,观察和分析他们掌握语言的奇特本领。
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弗朗索瓦在观察与分析中总结出了续列法(Series Method),一种直接从听力对话入手,不学语法知识,不背单词,不要翻译的语言学习方法。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当一个婴儿生下来就学说话时,完全是靠聆听并模仿(imitate)周围人的声音。从医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是一个聋子,他就听不到声音,也谈不上什么成功的模仿者,所以也就不可能说出话来,这就是人们平时说的“十聋九哑”。如果想学好外语,必须下大功夫模仿,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模仿,因为一门外语能否学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听准外语发音的能力和模仿能力以及反复模仿的耐心。
不过,孩子一般耐心有限,所以选取模仿材料就至关重要。他们天生喜欢故事,故事内容新奇,富有想象力,语言生动形象,符合孩子富于幻想的心理,能激发孩子去理解、建构意义,故而最能调动孩子的兴趣,而兴趣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原版、引进版英文故事绘本,播放原汁原味的绘本录音让孩子模仿。有个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哈佛大学,女儿一口地道的美腔,她在分享经验的时候说就是靠着模仿,而且把每次模仿的音都录下来,再去和原录音比对,这样坚持下来,孩子自然就能习得一口洋腔洋调。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是一门语言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英语思维的艺术体验,让孩子在模仿中发生兴趣,充满欢喜,用英文的思维逻辑去思考,并不会影响汉语母语的学习,请家长不用担心,但是要警惕喜欢模仿的孩子学到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