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上了大学,为什么那么怀念高中生活
2017-07-29 22:5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高中日夜奋斗的日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的自由,但真正踏入大学的时候才明白,只有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才能拥有所谓的自由。
不能做出选择,甚至不知道如何做出选择的大多数都在感叹,为什么大学比高中更累了呢。
相比于高中,可以在偌大的教室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可以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坐在一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
上课你想听课就听课,想干其他事情就干,没有人会站在你座位旁盯着你;下课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会限制你。
在寝室,你想玩手机玩电脑玩到半夜也没有人打扰你,你不想锻炼身体也没有人会提醒你这样子下去会降低学习效率的哦。
甚至就连你学不学习,都无人会在意。
这难道真的就是我们日思梦想的自由吗,为什么许多人不曾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满足呢?
1.你只是看起来很勤奋罢了
上了大学以后,每天都能够和室友一起去上课,一边玩手机一边听老师讲课,在教室消耗几个小时,中午挤食堂吃一顿不怎么样的饭菜;下午没课的话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抑或是进行一些可有可无的社交;晚上睡觉前发条朋友圈鼓励自己明天也要像今天一样充实饱满。
但是一旦时间稍微空闲下来之后,便觉得自己过得好累,事情好多,忙不过来。但是慢慢地也能明白,不是忙不过来,只是在瞎忙活,在度过这些忙碌的时间的同时我们并不能获得所期望得到的结果,尝试了许许多多新鲜事物之后仍然无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有时候也会想想这个问题,但是现实的安逸总是能让自己妥协,大多数时候你都在逃避,你让自己默认不去选择,你不愿意承担选择后会出错的后果,甚至你明明清楚无二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你就是管不住自己,在遇到想要努力的领域的大牛的时候你会为自己打一针强心剂:我也要像他这样厉害。可是三天之后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
可是你根本就不明白,不做出选择就是你的选择,就算你得到一个很受伤的结局之后还是不悔过。
这种情况不同程度的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打球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宁愿刻苦的重复练习一个动作而不愿意纠正这个动作做出正确的姿势;高中的时候你更愿意做那些自己有优势科目的作业,而不是那些你急需补救的弱势科目,还会美其名曰:那些有优势的科目是自己感兴趣的。
大多数时候你不是感兴趣,你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选择了一种让自己更舒适的选项,乍看起来你确实也很勤奋,但是这种勤奋能不能解决问题就要另当别论了。
2.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成绩
在高中你只需要学习好就够了,学习好都能有坐公交车不用投币的错觉,老师会围着你转,父母也对你呵护备至,周围的亲朋好友也会夸你,爸妈也很有面子,而且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品德这种东西居然也是跟学习成绩成正比的,评价标准是如此的单一,老师说的都是”如果不学习你的人生就完了“这样的论调。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要做的就只是学习,让自己在这个评价标准中得A,这样的生活虽然也累,但是你只要成绩能进步,考试考好了,家长老师都会夸你,会有很强的满足感,你也会有更强大的动力,你会逼自己更加努力去获得来自外界的下一次夸奖,下一次成就感,其他的事情有人替你安排,而且你还很心安理得,你会觉得做学习之外的任何事都是在浪费时间。
但是大学里的评价每个人的标准太多了,你一下子应接不暇,高中那么优秀的你,在大学里当然也要不干示弱,贪心的你想包揽对你有利的每一件事,你要做班干部,要做社团骨干,要进学生会,要入党,要拿奖学金,要巴结老师,要积累给别人吹牛逼的资本,要搞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要有女朋友,好像你不和室友打游戏都能把你归为不合群,你要得到各种你想要的利益,你要取悦各种人群,你什么都想要。
我们是希望回到高三,那种得心应手的状态,那种解出一道题就能获得满足感的状态,那种盲目地相信“熬过高三什么都会好的”状态,那种以为世界真的可以凭借一张卷子创造的状态,那种因为面前只有一条路而走得格外笃定的状态,那种做错了不过擦掉考砸了不过重来的状态,那种大学永远也没有办法给你的状态。
大学的可恶之处或许在于,它看似给你提供了种种可能,各色社团各类选修通识,但事实上又有一套评价体系限制着你的选择。或许更可恶之处在于,我们都变得实际而精明起来,知道结识什么样的人脉可以把未来的天堑变通途,也知道选什么样的课老师给分很水什么样的社团加入后可以有更多的资源,于是我们活得如履薄冰生怕翘掉的哪一节课会给未来抹上污点,也生怕得罪的哪一个人会让日子变得寸步难行。
3.既是平庸的乌合之众却又不甘心平庸
我们被安排了18年,到了大学得到了苦苦寻求的自由,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要的还是那种被别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生活,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詹姆斯.惠特摩饰演的老布已经习惯了监狱中体制化的生活,50年的服刑结束后,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只能选择自杀一样,我们也不过如此。
大多数人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再加上自己学识和能力上的浅薄,平庸的根本驾驭不了这突如其来的自由,你拥有的自由只能让你更空虚,更一无是处,你对任何事都失去了以前的那种归属感,再加上你平庸的能力,不能全力以赴的你在任何事情的尝试上都失去了成就感,自卑,空虚,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就尽量让自己合群,跟随别人把体制要你做的事情做得中规中矩,不做出头鸟,用这种合群做挡箭牌掩饰自己的无能:反正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难道那些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努力的人不累吗?当然累,但是这种累和那种茫然无措的累是完全不同的。极致的成功,极致的痛苦,有些人可以每天睡觉4小时,其他时间都用来做那一件事,但如果给你,可能两天就放弃了,这并不可爱,那些做着不被周围人认同的事情的人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外界质疑的压力,他们的生活有时也会混乱不堪,但他们很快就会让自己走上正轨,他们有清晰的方向,伟大的人都是执拗的,特立独行的,就是这样。
在绝大多数时候努力与否和能不能成功没有必然联系,就像有人说的:功夫负不负有心人本该没有那么重要,“有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与不负来衡量的。真要比起来,有些人的起点你可能穷尽一生都够不到,成名与成功都应该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不在乎自己是否能逆袭成一个高富帅,或者得到一举成名对的机会,我相信我所涉及的这些领域能为我铺就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
4.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大学是资源最多、时间最充裕、自由度最高、试错成本最低的已知地点了。在这所超大型的综合实验室里,不要怕走错路,不要担心被嘲笑,尽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尝试,因为你只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解锁更多的人生可能。
如果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你已经做好献身学术的准备:
我希望你能够不要忘了去享受自己的大学时代,这几乎是你还没有获得足够社会认同前的唯一的黄金时代,我希望你能够及时行乐,吹最清澈的风,读最哀伤的诗,看最美的云,喝最浓烈的酒,爱一个最好的人。
我亲爱的朋友,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做出令自己不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