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高中里都是“好孩子”吗?
2017-07-24 12:58:08 来源: 子路教育网
阿超是重点中学普通班的学生,在班里一直是优秀水平,所以在年级也算不错。但是老师却很不看好他,因为他“爱玩”。比起别的同学专心学习、最多也就是学乐器、舞蹈,他显得非常不务正业。
对,他喜欢剪辑视频。他会看许多动画,除了兴趣所致,更多的是为了找素材。把最新的动画资讯、对一些动画的推荐或吐槽做成视频,分享给更多的人。
班主任觉得如果他能投入到学习中,成绩会更上一层,也为此找他谈话过多次。
当面他总是虚心接受的样子,转身却依旧我行我素。
阿超其实心中很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自己再努力,最后上的大学也不会提高一个档次,不如趁现在丰富人生经历,以后想从事相关的行业会更有优势。
02
与阿超不同,世勇是很勤奋、专注于学习的一个男孩子。但有些讽刺的是,他成绩却远远不如阿超。
考入这所重点高中时,他基本是压线进来的,当然被分到了普通班。他自知不如别人成绩好,所以更是加倍努力。
然而上天还是不公平的,无论他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在学习上,成绩都比不过那些有天赋的同学。
老师说起他也只会说“挺老实的一个孩子”。
其实世勇也有他的长处,数学的空间几何题他非常擅长。但是在碰到难题老师问班里人能不能做出来时从未过问过他。
世勇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有时候也会生气父母不把自己生的聪明一些,也感慨老师果然都是喜欢聪明的孩子。
对于未来,他还没有想好。
但是隐约认为,以后自己的孩子不能走自己的老路,该学学别的技能,不过最好还是直接聪明一些。
03
婷婷是班里比较好看的女孩子。小时候被爸爸妈妈带出去时别人会夸奖长得挺可爱的。后来大人们的夸奖变成了:“哦?重点高中的?真不错”
但在婷婷心里,颜值才是更值得骄傲的事。“这个时代就是看脸的”她这样说。
“我表姐跟我吐槽过找工作的事。面试到最后几个应聘者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选好看、顺眼的。”
因为对形象管理比较注意,婷婷总是花不少的时间在私服的挑选,面部的保养上。不会占用很多学习的时间,但基本课余都是在研究这些。
这也引起了老师的不满,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内在美才是重要的。这么注重外貌就是想早恋,严重下还会带坏班里的风气。
即使限制了她的开销,她也会在挽裤脚、剪头发上费心弥补回来。
时间长了爸爸妈妈也就只能在她成绩有下降时拿出来骂她几句。
04
比起前几个人,小雯的问题就没那么大了,只是作文总“偏题”而已。说是偏题也不完全。
大家都知道话题、材料作文都是以议论文为主,可小雯经常会写小说。即使写了议论文,也总有跟主流不同的观点。
老师每次都会劝她不要再写小说了,因为中学生写作水平有限,小说对写作能力要求高,很少有学生能够写出好的作品。
学校就更不会针对这种不得分的项目过多讲解。
从小雯以往的作文成绩来看,她恰恰就是没有天赋的那种。但小雯却不愿意放弃这种体裁,她觉得自己就是喜欢小说,也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写出优秀的作品。
三部七段式的应试作文不是她所追求的东西,在写作这里,她绝对不会为了分数低头。
就这样,小雯成了语文老师、班级同学眼中的异类。
熊老师有话说
以上几种情况是大家向往的重点中学,乃至重点大学里常有的情况。
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重点高中都是成绩好,招长辈喜欢的“好孩子”。
他们中也有许多人有着十足的个性,甚至比起成绩没那么好的学生,他们的个性更加尖锐,更不容易被外人所影响。
家长遇到这样的孩子,最好还是尊重他们的意见。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比十几年前严格了许多。孩子们经常被要求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对的,个性化的教育也被越发重视。我们不希望培养出来的下一代是完全一样的优秀。我们希望的是他们各自有自己的闪光点。
难得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看法,那为什么不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挥自己擅长的地方呢?
而对于成绩没有那么优秀的孩子,就更不必成天对他们说“你怎么不学学那些好孩子”。“好孩子”的家长烦恼可能会更多。
与其让他们在考高分的道路上越走越窄,不如让他们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