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起的爸爸》宝宝绘本启蒙教育
2017-07-24 22:53:04 来源: 子路教育网
今天推荐的绘本是小马这周正在看的《每天早起的爸爸》。
然鹅,小马爸爸才不会每天早起呢~
小马爸爸喜欢睡懒觉,连小马都会早上起床玩一阵之后跑到他床边,对他喊:
“爸爸,懒虫虫!起床啦!”
书里这位每天早起的爸爸真的起得很早诶,
凌晨三点钟,哥哥和妹妹还在睡觉的时候爸爸就去上班啦!
(凌晨三点!有时候小马爸爸还在看英超,还没睡呢!)
然后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做~面~包~
对,这位爸爸是面包师!
七点半的时候,面包店已经开始营业,妈妈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图中给爸爸送早饭便当,兼任收银员。
看房间的最后面,爸爸还在做面包哦~
很认真呢!
趁着面包在烤箱里的空隙,爸爸开始从吃早饭然后跟上幼儿园哥哥和妹妹说再见。
爸爸摇手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呀!1
然后一点半之后才能吃午饭。
哇,爸爸做了这么多面包,这么晚才吃面包,爸爸饿不饿呀~
等哥哥和妹妹从幼儿园回来,爸爸还要和他们一起“发明”新的面包,好开心!
爸爸真好!
这么忙还要陪小朋友呢!
在推荐绘本的时候,我并不喜欢把绘本里的很多图画都放在文章里,我觉得这样会削弱绘本的“神秘感”。《每天早起的爸爸》是例外。这本书本身就是关于爸爸的一天的“流水账”,得按着时间顺序把爸爸从凌晨到晚上的工作都列下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很喜欢这按部就班,甚至有点絮叨的叙事方式,日本人事无巨细必定要认真着墨刻画的方式,我也挺喜欢。
各式各样的面包,大大小小的工具和陈设,情态各异的顾客,一笔一画都有被关注到、被照顾到的温情,这就是生活气息呀。
毕竟,大部分爸爸的生活(以及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如此日常、琐碎。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王思聪一样有一个一单生意几百亿买卖七十八个酒店的爸爸。
大部分爸爸也就是和书里的爸爸一样有着细水长流的生活,不管是对着烤箱还是对着电脑,不管是站在面包房还是坐在自己的/客户的办公室,不管是一整天都在几平方米的面包房/办公室打转,还是飞机、汽车、火车各种奔波联运。
比如曹小马的“懒虫虫”爸爸,虽然很喜欢睡懒觉,很喜欢宅在家里打游戏看英超,但是为了事(发)业(财),还是得出差出差再出差,现在正在某个好远好远的地方惊愕于“您的航班因故取消”!
(我QNMLGB,航班是好说取消就取消的啊!你知不知道我们还等着小马爸爸回来一起去山里玩儿呢?!)
宝宝的爸爸们,你们辛苦啦!
不过我可不赞成告诉宝宝:
“爸爸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都是为了给你赚钱买玩具,供你上学,给你买面包。”
卧槽,这不是给小朋友增加压力吗?
以及,这不是教坏小朋友吗?
这让小朋友觉得工作,奋斗是一件很苦的事,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是一件需要忍受的事。我也知道工作大半是不容易的,就像生活大半是不容易的,我还是希望:
小朋友对自己的未来,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的最后一页:
面包店关门啦,哥哥很开心,他对爸爸说:
“爸爸,做面包真是太有趣了,
我长大了也要开面包店。”
这才是关于职业教育的正确的打开方式嘛!
虽然小马爸爸的工作很累,很折腾,但我相信他也乐在其中,就算不是“乐”在其中,也是有小火苗在燃烧,促使他很早就起床赶飞机,在塌方的山路上推车前进,也不管这小火苗是金钱,是成就感,还是什么冯唐说的“内心的肿胀”之类的,总之都是正能量。
总之工作是由内而外自我激发,自我推进的事情,在孩子看来应该是有趣的、向往的。
爸爸们是不是在担心自己的工作太boring,孩子不喜欢?
看看图中小哥哥向往的眼神!
再看看封面,小顾客们也好喜欢这位面包师爸爸,看他们的小眼神儿!
一般人觉得面包师是一个平凡又不高大上的工作,然而孩子们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崇拜和仰慕!
说说我自己,我小时候我爸在银行做柜员,我觉得他帅好厉害哦,就是我的心中偶像!
他要把很重的章“咚”一下盖在单据上,他有好多好多章。他还要把钱整整齐齐捆起来,像砖头一样。我甚至还陪他值班,睡在金库里,周围全是钱!(二十几年前,银行管得还不严,我才能“睡在钱上”。)
现在在我看来,银行柜员真的不好玩诶,但那时候在我心目中,那简直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我也想长大了做柜员,就像小哥哥想长大了开面包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