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入托家长应放弃从众心理
2017-07-13 20:04:09 来源: 子路教育网
从众心理(herdmentality)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从众效应(conformity),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一位家长受到另一位家长的影响,左右了自己本身的想法、观点与判断而果断放弃或者改变自身给宝宝送托的决定,延迟对宝宝的送托,这就是从众心理在作祟。这样做对家长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宝宝的损失是极大的。
小故事
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
路上,开始时孙子骑驴,爷爷在地上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
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
小道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一种现象――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所以家长送宝宝入托不应该有着这种心理,盲目的跟风从众只会苦了自己又耽误了宝宝。家长应从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出发,给自己的宝宝安排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融入到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宝宝开心快乐的成长。
从众的弊端
1、从众带来的个性消失。
新世纪年以后,现在的家长都开始重视特长了,因为大家都在学,而且大有不学就落伍的感觉,于是乎也不管孩子是否适合或者有天赋,什么英语、足球、跆拳道、围棋......,什么都学,有的孩子甚至在一年内学了6种特长,业余时间被剥夺不说,连正规的文化课都没学好,结果想弄些个性,却什么也不精。这就是这种从众的心理,造成的个性消失,不仅过去发挥作用,现在也在发生作用,估计以后也逃脱不了。
2、从众的心理个人获得了匿名感。
从众的心理在群体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使个人获得了匿名感,因此个人做事会无所顾忌。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
3、从众的心理给个人带来了淹没感。
从众的心理因为群体的共同行为给个人带来了淹没感,扼杀了创新的勇气和锐气。“少数服从多数”,是我们在选举或者决策中经常会遇到的方式,从课堂上的发言到开会时的表决,从思维的定式到惧怕风险的承担,无一例外的都有从众心理在作祟。
亲爱的家长们,
大多数都认为从众行为扼杀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因此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实际上,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
盲目的跟风从众而使宝贝们不能及时入托,这让不但会让宝贝更依赖于家长们,等宝贝入托时很难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家长们应该避免从众心理,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时送宝贝入托。我们都希望宝贝们每天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