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启蒙应以童心面对童心
2017-07-06 20:28:11 来源: 子路教育网
把心灵献给儿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
只有以童心面对童心,才能步入美丽的童心世界。因此,生活中的我总是努力使自己保留一份纯真的童心。孩子小的时候,我天天忙里偷闲,与孩子共同分享童趣。每天睡觉前,我都要声情并茂地将那些生动有趣的童话讲给孩子听。孩子听了浮想联翩,并且百听不厌。
记得有一次,孩子要我讲《海的女儿》。已经讲了一遍又一遍,她却还是要我再讲一遍。我有些不耐烦了,便用平平淡淡的语气快速而敷衍地读着。谁知孩子听了,严肃地摸着我的脸,对我说:“妈妈,你讲得没有表情,重讲!”说实话,白天上课讲了一天,回家真不想多讲话。可没办法,面对孩子的合理要求,我只得重新耐心地、有表情地讲。
都说童言无忌。如果说做父母的童心依然存在,又何尝不是受孩子纯净的童趣感染的呢?用童心对童心,你会发现儿童有儿童的世界。走进这个世界,我们大人会拥有更多灿烂的笑容和田园般的快乐。还记得当我有声有色地为孩子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时,女儿非常认真地打断我说:“不行啊,妈妈,我们家住五楼,要想看得远,再登上一层楼,不是就到别人家去做坏事了吗?不能去……”我总是十分珍视孩子这样奇异而可笑的问题,也总是耐心地为孩子解答类似的各种各样的看起来幼稚可笑的问话。
我告诉孩子,“一层楼,在这里指的是古代供人赏景的楼,是没有人住的。”不管答案是否标准,孩子总算满意了。有时候孩子提出的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但我都尽可能把脑汁绞一绞,用毕生所学好好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回想那个时候,我只是个单纯的母亲,只是想宠溺她,顺从她,所以不管怎么累怎么烦,我都能非常耐心、也非常愿意为孩子解答问题。
现在看来,正是因为我遵从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坚持一贯耐心、尽我所能地回答她在成长中不断地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才保护了她从小萌发的对问题的“敏感”和“好奇心”,才使她能在充满童趣的环境中带着丰富的想象,带着求知的向往发展成才。孩子在早期能提问无数个“为什么”是好事,我们千万要认真对待!做父母的,要了解孩子,以童心对童心,要跟孩子一起探究、学习,才能和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