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教育微信平台最密集的报道
2017-07-03 21:45:50 来源: 子路教育网
2个月来,母亲教育微信平台陆续刊登了与通许报告会和研习班有关的原创作品十余篇,累计8万多字。这些报道里,详细记录了让他们震撼的研习班课程内容。
如“王东华教授高屋建瓴讲母亲”“司有和教授开启亲子沟通的窗口”“骆春英老师的六教、六引教子法”““高玉萍:早期教育的伟大践行者”“杜杰老师:一个伟大的播种者”“李艳华:一位实现将小学学业在家里完成的伟大母亲”等。
这些报道里,记录了她们上研习班前后的真实的心路历程。
如,幼儿教师陈翠翠(33期研习班学员)的《做一个好母亲吧,孩子需要你——参加通许首届全国母亲教育论坛有感》,最初认为朋友中“母亲教育的毒”太深,无药可救,到她自己也沉迷其中。
再如,被上中学的儿子再三嘱咐去上研习班的赵利萍,最初看到儿子从学校拿回的母亲教育论坛邀请函,认为“又是学校搞的什么毫无价值的活动,所以根本没放在心上。”——被儿子的一句话“你去了,我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所触动,听完报告会当即决定报研习班——听课第一天“还在掂量掂量自己几千块钱报了这么一个班值不值”——“上课的几天里,时间被我遗忘到了某个角落里”——课程结束时“激动得几乎没有了形象,泪水顺着脸颊飞,几度哽咽地说不出话。”——回家就建《发现母亲》赵老师读书群。
又如,学员娄桂香,家境并不阔绰,但并没有因为经济拮据而挡住学习的步伐,33期研习班她借钱来参加,34期下决心还要继续学,自从接触了《发现母亲》,这本书,她走到哪,背到哪,看到哪,感染了村子里很多人。
还如,学员王艳君,最初她参加研习班,她的爱人认为她进入了传销组织,坚决反对,一天十几个电话,甚至口出脏话,试图骂醒“执迷不悟”的妻子,到她顶住压力坚持学习,最终把丈夫改变。
这些报道里,也记录了她们对组织者的误解与理解。
如学员赵利萍,在她回家建读书群时,遭遇好几位好友的误解,认为是无聊的群,在一旁说风凉话。那一刻她理解了组织者毛颖桢老师把母亲教育介绍道通许来的不易与艰难,用毛老师“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的精神鼓舞自己。
很多学员最初抱着将信将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参加论坛和研习班,在课程结束时,却向专家们、向组织者泪流满面、深深鞠躬致敬。
从中可以窥出在基层做母亲教育事业的艰难与不易,也可窥见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对于母亲们来说做出一次正确的选择是多么不易。
延伸阅读:如何做一个智慧的母亲
延伸阅读2:向周杰伦的母亲学家庭教育
延伸阅读3:母亲的魅力来自温暖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