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内早教游戏都有哪些
2017-07-08 23:37:48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养娃路上随着宝宝体重智力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体力也随之不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我们还踩了不少母婴商家的坑,往往路过商店,上面都似乎写着不买你家宝宝就不聪明,不看你家宝宝就输在了起跑线。这是一个贩卖焦虑的年代,尤其是有娃后的母亲,心更是柔软脆弱,关于娃的事一件不敢怠慢。然而,只靠豪气的买买买,冷冰冰的玩具真能使娃智慧聪明超人一等么?关键还要看我们怎么玩。在带娃的过程中我踩过不少坑,也是一个经常喊着要剁手,却不断种草一大片的人,如今有了娃,更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研究什么对娃是最好的。今天就把我几个月来的学习分享出来,开拓宝妈的带娃思路,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好用不贵甚至不花钱的早教玩具吧!
1岁以内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基本上要经历趴、翻、爬、坐、走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宝宝会陆续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需要我们特别留心宝宝的发育信号,并且给宝宝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宝宝在发育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和克服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适阶段。
趴—俯卧运动Tummytime
我家宝贝一出生的第二天就已经趴在爸爸的身上了,安安静静的显得特别享受,让宝宝多趴的好处太多了,缓解宝宝的腹部不适,增强父子母子的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一个一起盯着天花板的宝宝,当他的身体转动过来,视野宽阔增强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
0~3个月
温馨提示:
这时宝宝可能会因为不喜欢体验这样的感觉而产生哭闹,我们可以在宝宝的胸脯底下垫一个毛巾卷(将毛巾卷成桶状)。抬高他的视野,延长趴的时间。
4~7个月
这时的宝宝脊椎进一步发育越来越硬实,慢慢头能够自己支撑抬起,并且双手已经能离地作游泳状,这是在为接下来的翻身作准备了。
8~12个月
宝宝此时手臂肌肉发育的很好能够支撑起全部的身子到处爬走,已经开始为走路做准备了。
温馨提示:
在宝宝学习爬走的阶段,父母可以多给宝宝创造机会,比如从一开始的趴在大人身上,到缓慢拉起宝宝的手臂查看宝宝的头颈发育程度,如果宝宝的头已经竖直跟着手臂拉起自然抬起,就说明宝宝已经拥有良好的竖头能力,趴着时也能抬起头来啦。
翻身
想象一下在游乐园过山车的经历,够刺激吧身体被360度的旋转。这个印象对于我们大人来说很深刻,翻身这个大运动的里程碑对于宝宝来说同样如此,这意味着宝宝的世界从“天花板”赫然转为丰富多彩的水平世界了!作为宝宝的帮助者我们可以从旁给他创造条件,让宝宝顺利进入翻身阶段。
地毯滑滑梯
人工秋千
爬
宝宝翻身自如就会自然进阶到想要爬的阶段,当宝宝在地上或床上已经翻滚自如了宝宝自然就有向前爬的欲望。这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宝宝感兴趣的玩具或游戏方式帮助宝宝勇于探索克服害怕的情绪。
宜家爬行隧道
或者动手利用废弃的纸箱自己制作一个纸房子,既环保又能给宝宝提供一个很好的游戏空间,供他自由探索。这个爬行游戏有助于宝宝体验空间的经验,培养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腿上跳
这个活动基本上每个宝宝都会经历,当你举起宝宝时,在爸爸妈妈的腿上不停踢跳。这时我们应该顺应宝宝的身体自然发展规律,顺着宝宝的意愿提供给他不玩耍的机会。followthechild是蒙氏早教中特别提倡的观念,他们的核心教育理念中,希望顺应宝宝身体发展的自然规律,这这个过程中以宝宝为中心,而不是以大人的意愿或判断来主导宝宝的发展。
走
宝宝终于要走了!这意味着这个小家伙在也不需要依赖于大人的移动,宝宝终于有了自己行动的能力。然而,每个宝宝大运动发展的具体时间不都是一致的,在学会走路这个阶段,父母千万不能着急,还是那句话followthechild,尊重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给予宝宝足够的空间。
在小区我曾见过好几个家长,一直弯着腰,牵拉着正在蹒跚学步的宝宝,又着急又没有办法,其中一个奶奶还当着许多人的面说宝宝,宝宝就是笨哎没办法。这样做只能暗示宝宝是没有能力的,背后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对宝宝自信心的建立非常不好,宝宝虽然小可是却能够明白大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好是坏。
不需要学步鞋,尽量光脚走路,此时宝宝的足底已经渐渐有了平行的形状,为着接下来的走路做好了准备,如果穿上鞋子或者鞋子太大太小都会影响宝宝的行走能力。遇到不是冬天的严寒天气,请让宝宝光脚走吧,没有什么能比脚的皮肤亲自接触地面最能练习抓地和平衡的能力了。
不要做学步车(买车的钱也省了),学步车的设计已经吐槽了太久,对宝宝的跨步发育不利。买一个手推车,帮助宝宝锻炼平衡能力,是一个比较好的过渡工具。
温馨提示:
本文中提到的宝宝大运动发展的时间是大部分宝宝的发育时间,具体到每个宝宝都有前后不一的时间差别。最后,养儿路上无捷径,可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赶快陪宝宝度过这宝贵的第一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