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孩子自己学会自主的能力
2017-07-05 19:29:39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里我想重点说说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主见等习惯的培养。少年期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女儿上学的前一天,我就告诉她:孩子你记住,将来考大学的试卷上写的是你的名字,不是老师也不是父母的名字。因此,从此你要学会自己预习、复习、听课、发言、写作业、考试……这都是你需要自己完成的事情。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做一个好学生!
由于好奇,女儿既紧张又兴奋。她的书包都是自己整理的,作业也由自己独立完成。上学后没几天,有一天交作业的时候,她怎么也找不到一个作业本了。她说明明写完了放书包里了呀,可就是怎么都找不到了。他们班主任老师也不客气,直接就说买个新本,把作业重新写一遍。女儿老老实实地照做了。回家后她才发现,原来作业本就在自己的书包里,由于摆放的问题一时着急就没有找到。这次,我没有忽视教育她的机会,让她自己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她在懊恼之余,总结出自己粗心大意,学习用品摆放比较乱的问题。从那以后孩子就很注意这些细节,养成好习惯也就不成问题了。
虽然我是当老师的,但在孩子上学个把月后,我就不检查她的作业,也不提前给她辅导,甚至很少给她听写了。我记得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过:“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我这里说的不陪,实际上强调的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学习或者其他事情上的自觉和独立意识,防止孩子养成依赖家长、没有自觉性的坏习惯。尽管不陪,但我每天都会关注女儿的动态。我的这种放手看似懒惰和不负责任,却真的让她养成了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有一次女儿对我说,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家长听写一个单元的生词。可是那天我和她爸刚好有急事儿要外出。无奈之下,我就让她自己多练几遍,然后抄写一遍,等我回来给她签字。谁知等我回来时,她告诉说我,生词已经听写完了。我很纳闷,女儿解释道,她用学英语复读机自己读了一遍,然后就可以听写了呀!是啊,这么好的办法,我怎么没想到呢?
在女儿期末考试前夕,我一点一滴地帮她分析从一年级开始,为什么每一次数学考试她都因计算题的一点点失误而得不到满分。比如她一年级时,曾把竖式得数96,在写横式得数时写成了69,因而得了99分。其实女儿得不得满分我并不介意,我介意的是她马虎的毛病。我跟她说,马虎其实比不会更可怕,它是一种很不好的学习品质。长此以往,会带来很多相关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三年级期末考试那天早上,我和女儿走在学校甬道上,她忽然跟我说:妈妈,今天数学考试,我一定要像汉武帝打败匈奴那样战胜计算题!我一听,惊讶之余也非常欣慰,看来她也在暗暗跟自己较劲儿呀!我及时鼓励道:“妈妈相信你,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只要态度认真,就会战胜错误和困难。”果然,女儿在这一次的期末考试中得了年级最高分。她尝到了成绩优异的喜悦和满足感,后来在学习上她经常总结经验教训,每一次都会做好自我剖析,找到问题所在,并不断改进。上了初三之后,她主动提出请老师给她补一补某一阶段的化学课。她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学习上需要的是什么,哪一部分知识点有缺失。从小学到高中,女儿各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我记得有一句听起来很刻薄的话是这样说的:培养孩子的目标有千千万,最坏的可能是那个“听话”的小孩!那些越是听话的孩子,长大后越让人操心。很多需要自己拿主意的时候,因为习惯了听从,早就丧失了自主性。从女儿懂事开始,我就经常“听”她的意见,好多事请让她独立判断,并尊重她的每一个选择。
从小开始,我让她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怎么打扮自己。她在小学参加过大连市佳能杯第十七届日语演讲比赛,演讲的服装和发型,都是她自己选的。比赛的全程,她都没让我跟着去。最后她获得了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加,我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不过即使这样,我的意见她也会参考。
十岁时,孩子开始上网。我以为她在玩游戏,还劝诫过她。可她说玩游戏多浪费时间呀,她是在给一些动漫作品写衍生小说。当时年仅10岁的她,就已经能写出2万多字的小说,还受到了网络上许多读者的欢迎与喜爱。不过那个时候,我们还是限定她的上网时间,根本没有培植她往文学道路上发展的意识。但她总是极力争取,在完成学业之余,为自己赢得上网写作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