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英语启蒙有什么作用
2017-08-09 00:10:04 来源: 子路教育网
不很久以前,又跟家长聊到了英语启蒙的话题。孩子还没出生,就着手准备培养双语能力了。新一代父母对于教育的投入,我是真心佩服的。
回想当年,我算是散养长大的,每天除了上学,基本上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什么东西。有时候晚上失眠,不禁便会脑洞大开,想着小时候要是学了钢琴、唱歌什么的,指不定现在就是另外一番面貌。
人生前期懒得学,嫌麻烦,一路上着实错过了不少动心的人和事,好在也并不后悔。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这是极好的。
我跟家长聊的问题,总结下来也简单。
现在不是流行磨耳朵吗,提倡家长在家给孩子读绘本,听儿歌,看动画,然后英语启蒙简简单单的就完成啦,既然这样,何不从出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呢?
但是又琢磨着前一段看了篇文章,上面写道,过早的学英语,会阻碍母语发展。
拿不定注意,就跟我聊了起来。
这样的问题其实很普遍,父母对于如何从0到1完成英语启蒙,决心是大大的,脑子却是糊涂的,这都是拜网络所赐。
信息时代,各种谣言满天飞,言人人殊。如果不了解专业知识,就会觉得这个说的没错,那个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最后自己把自己搞糊涂了。
我一直认为,能够不被各种乱七八杂的“经验”之谈带歪,少走弯路,就是学习的捷径了。
如果正发愁怎么进行英语启蒙,或者孩子刚刚开始接触英语,我敢打赌,甚至敢赌十块钱,接下来的内容一定对你有帮助。
文章较长,所以分成了几部分。
1、多语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
有这样的报道,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带着孩子从中国到了日本,又到了美国、欧洲等国家生活,最后出现了言语混乱甚至思维混乱的状况。于是,有些人由此得出结论:同时学两门或者多门语言会造成孩子的思维混乱,妨碍母语发展。
这样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孩子无法表达自己、思维混乱,是言语障碍的表现,而言语障碍的原因非常多,可能是语言输入量不够导致语言水平不够;也可能是因为自闭症、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心理问题等;或者是频繁地更换居住地、造成了身份认同危机,从而导致了社交障碍和心理问题。
跟是不是多学了一门语言,关系不大。而且,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混乱仅仅会持续一段时间。
有多项研究报告已经明确指出:接受多语教育和处于多语环境中的儿童并不会出现认知缺陷、发音迟缓或者语音混乱的情况,而单语教育下的儿童和双语教育下的儿童出现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的概率是一样的。
多语并不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开口说话的时间也并不会比单语的孩子晚,虽然在一开始说话的时候,词汇量上可能有一些差距,但也会很快迎头赶上。
认为同时学另外一种语言会妨碍母语发展,这是一种思维误区。
事实是,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多语者的是多数,单语者反而是少数!
▲单一语言使用者是少数群体
如果多语真的会造成思维混乱,妨碍母语发展,影响智商什么的,以多语人口的基数,地球上早就应该智障满地跑了,多语学习也会像近亲结婚一样,早早的被人给封杀掉了。
生活在中国这样的单一语言国家,就误以为世界上其他人跟我们一样,从小到大只说一种语言,是不对的。
所以,双语或多语教育并无害处。
2、启蒙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看到这里,是不是按耐不住想要马上开始英语启蒙了?是不是恨不得一出生就让孩子浸泡在家文环境中?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儿歌绘本动画片?
别急,先做好心理准备,在中国,想让孩子自然习得两门语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首先,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世界上没有人是通过看动画,听儿歌学会另一种语言的。如果语言学习如此简单,那么各个研究机构,语言学者,专业教师,早就该买块豆腐撞死了。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儿童的语言发展,需要建立在人与人社交沟通的基础上。重点就是,你在使用英语的时候,与孩子之间进行的情感互动。
▲语言启蒙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这样的情感互动是多维度的,包括你的语气、神态、动作、语调、意图,孩子的感受,感知,谈话的前因后果,谈话发生时周围的环境以及一些列的内心活动等等。
背景音乐式地播放一些动画或者儿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脱离了情感与意义的声音,就是噪音!
仅靠让小孩从小看英文动画片、听英文儿歌,浸泡在所谓的英文环境中,自己却参与的不多,是不可能培养双母语能力的。
3、儿歌、动画、绘本
先从儿歌说起。
听儿歌确实能够培养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熟悉英语的韵律节奏。有时候,孩子还会无意识蹦出一些单词短语,以及听到的节奏,但是,这又如何呢?
这不过是本能罢了,如果听英文歌只是跟着节奏旋律哼哼,是没有多大帮助的,对整体英语学习来说也根本不值一提。
再来说动画。
我从小到大看过的日语动画片少说也有上千小时了,小时候我还会唱灌篮高手的主题曲呢!但是日语水平又如何呢?
除了能听懂非常常见的一些,例如,什么,对不起,你好,之类的简单词语。其他的完全不行。
如果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语音语调还挺像的,日语的韵律奏确实有了一定的程度的内化,但也不过如此了。
这叫会日语了吗?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我不建议让2岁以下的儿童过多的接触电子媒体。
美国儿科协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在1999年发布的政策声明:「儿科医生应当建议家长设法阻止让2岁以内儿童看电视」因为对于该年龄段儿童而言,媒体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潜在正面影响。
而且,在之后2011年发表的《2岁以下儿童的媒体使用》以及2013年的新声明《儿童、青少年与媒体》中,将「电视」替换为「所有电子媒体」,认为该群体使用电子媒体很可能会对健康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是否会影响健康我不知道,但从语言方面来说。
2岁左右的孩子,大脑还在发育当中,无法将屏幕中的内容和现实中的物品对应起来,要年龄更大以后才具备这种能力。
普通屏幕毕竟只能提供2D图像,这与现实生活中的3D物品,是有很大区别的,很难让儿童获得实际的生活体验。
▲2D和3D是不同的世界
想象一下儿童在玩球的时候,他们可以拍起来、踢过去、到处跑、和其他人一起互动,有时还能通过球触地和触墙的速度、角度和声音来调整自己接球的方式。这些都是动画不具备的。
通过动画片来学习英语,也是要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能进行,完全零基础的孩子根本看不懂。
最后再来说一下绘本。
完全零基础的情况下,孩子听不懂语言看不懂文字,那么他们绝大部分注意力就会放在图画上,会努力根据图画来脑补图画来脑补情节。
而孩子肯边听你讲边脑补,就算很好的情况了。也许是因为图画比较好看,再或者就是因为孩子很听话,你让他咋地就咋地。
更多的时候,面对一个陌生的语言,孩子干脆就拒绝了。
◇
所以说,用什么方式进行英语启蒙根本不重要,儿歌绘本动画都可以,或者不用也行。重要的是你在使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和孩子进行的互动!
就好比绘本阅读的重点不是说读了哪些绘本,或者孩子的年龄多大,而是你在使用绘本的时候跟孩子进行了哪些真实的语言交流,如果家长本身英语很好,又会教孩子读书,自然就有效果。
市面上很多亲子英语的书籍,写的那些千篇一律的理论,和如何使用各种资源的篇幅,本身是没多大意义的。
因为这些作者,自己都不明白当初孩子是如何完成英语启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