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宝宝更加有才华一些
2017-07-05 19:29:50 来源: 子路教育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我又在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中看到这句话的补充:如果不读书,即使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我的女儿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孩子,她多次抓住了对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机遇。上小学的时候,恰逢学校有两个班级开设日语和英语多语教学,她幸运地得以进入这样的班级学习。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她被学校选中、成为两名优秀学生代表之一,去日本参加了中日儿童文化交流访问活动。高二时,学校又有一次去日本交流的机会。孩子通过层层选拔,再次幸运地被选中了。两次赴日学习,的确让孩子增长了许多见识。
孩子出书以后,大连半岛晨报、大连晚报、科学导报以及长春日报、旅顺电视台等等各媒体相继来采访孩子。看起来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她淡定、从容,没有因眼前的名利而沾沾自喜。她说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缺少很多实际的阅历和经验。她对自己看得很清楚,从不狂妄自大。
虽说我们家只是全中国最普通的家庭之一,但我总是想办法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她见识外面的世界。孩子高一的暑假,我让她爸爸带她去欧洲游历,感受世界之大,体验异国之旅,丰富写作素材。孩子回来后,跟我谈了许许多多有趣的见闻,还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散文《欧洲游记》。这篇文章被编入《春风吹过90后作家散文集》里,于2013年出版发行。
平时的生活中,我经常鼓励孩子,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海南、长春、沈阳等等国内城市,都尽可能让孩子走出去看一看。孩子在高中时,还和她父亲一起参加了当地的义工团,多次参加了为灾区义演等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
正是实践出英才。当孩子的阅读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实践体验、见识得越来越多,当她将想法诉诸于笔端的时候,那文字一定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更是有了自己风格。有一天,孩子在她的微博(容默mo)上写下了一篇长长的随笔叫《论文风》。她追忆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对自己的文风给予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她总结出她的文风便是传承了已故的大文学家汪曾祺老先生的风格:平淡而有味。她说平淡不要紧,只要适当加点糖或加点盐,让其有味道,就是自己的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