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识字启蒙的误区
2018-08-13 17:36:10 来源: 子路教育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而且很多人打着:不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从而很多孩子从小开始认汉字,事实上宝宝在0~3岁对他的一系列教育都是有启蒙的性质的。
不少家长急于求成,早早地教宝宝识字,急切期盼有个好结果。其实,如此非常容易走进误区。
幼儿过早的阅读识字启蒙书籍,强硬地塞给孩子字词,只会压制孩子的自我学习力的成长和爆发,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
不少人认为,孩子识字越早、越多就表示孩子越聪明。于是,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孩子识字,盲目地追求识字的数量和速度;还有的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让一两岁的孩子就认识四五千字。
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虽然孩子的潜能很大,但过分追求识字的“量”,必然会有强化的成分,必然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这就违背了早期识字教育的初衷和原则。识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进行早期阅读。教育不是速成的,应该注重潜在效应、积累效应和长期效应。
有个从小学开始就逃学的教师子女说:“我爸在我出生的时候就给我买了一个小黑板,我刚会说话他就把我按在黑板面前,让我认识abcd。我爸写的‘a’像极了隔壁面包店里的甜甜圈,我就喊‘甜甜圈’,结果被我爸胖揍了一顿。然后我爸一遍遍在我耳边说,这念‘啊,啊,啊,啊’,那天晚上,我做梦脑子里都是啊啊啊的惨叫声……”
其实,这些被父母强硬地灌输识字的孩子,在小学会有一个阶段表现得特别优秀,但到了小学后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阅读障碍、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对老师和课堂有极强的仇恨心理。严重的,还有的出现了情绪障碍、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等等。
识字启蒙不同于传统的小学生识字,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幼儿识字主要以环境濡染、生活识字、游戏识字、随机识字为主,没有计划,没有进度的要求,一切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并且只要求会认会说,不要求书写。
很多成人不懂科学识字的方法,以自己传统学习的经验来教孩子识字:让孩子像小学生一样坐好,一遍遍地重复,直到孩子认识为止。这种违背幼儿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填鸭式灌输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即便当时看到了一点成绩,也会给孩子将来的学习埋下不良的种子。
早期识字教育并不是早期教育的全部内容,家长一定要选对方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
育儿专家建议,家长在选择启蒙方法的时候,要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比如幼儿期,儿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那么家长就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融入其中,进而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