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
2017-09-28 22:22:08 来源: 子路教育网
“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开展3年来,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2015年,全市有3家教育机构、8个街道承接服务项目,共开展121场活动;2016年,全市有5家教育机构、15个街道承接服务项目,共开展151场活动;今年,有8家教育机构、2个志愿团队参与公益项目,全市11个城区、开发区全部被纳入进来,参与的街道(乡镇)达29个,重点社区(村)达24个,可覆盖247个社区(村)的婴幼儿家庭,占全市社区总数的62%,全年开展306场活动。
“早教360”是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长春交通之声推出的大型公益广播节目。节目以全方位陪伴家长和孩子幸福成长为宗旨,邀请国家、省、市知名专家学者做客直播间,围绕教育、养育、营养、安全、心理等内容,为0~6岁儿童的家庭提供科学教子指导、育儿难题答疑。“早教360”节目每周一期,每期全城热线直播1小时,节目开播至今已经完成直播135期,每期收听人数平均达到12万人,共有1600万人次收听受益。
“育儿有方”微课堂搭建家长互助平台。定期针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身边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邀请权威专家在群里开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家长系统讲解和答疑解惑,给家长们提供及时、专业、权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目前共举办了18期“育儿有方”微课堂,培训家长3.4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家长由受益者成长为志愿者。有10余名家长已走进社区、直播间、微课堂,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
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0~6岁儿童家庭普及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最大限度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从2015年开始,由市妇联牵头、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承接的“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就在当年,该公益项目被纳入“幸福长春行动计划”。如今,项目实施近3年,全市开展早教进社区活动数百场次,受益家庭达15万户,一些适龄儿童家长纷纷为该公益项目点赞。许多家长在参与活动时表示:是早教进社区活动,陪伴他们与孩子一起科学成长、幸福成长。
每年上一个新台阶
“科学教子”走进千家万户
“作为独生子女,我从小被娇生惯养。直到自己的宝宝出生,还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照顾这个小生命,更别说怎样科学培育了。”家住二道区东盛街道万通社区的张女士在宝宝刚出生时,因为不知道如何教养,曾一度有些精神抑郁。然而,仅仅参加“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半年多时间,她便走出生孩子带孩子的阴影,不仅掌握了很多科学育儿的好方法,每天都和孩子玩得特别嗨。如今,在科学的培育下,小宝宝特别活泼乐观,每次领孩子在小区里玩,大家都夸她的宝宝聪明可爱,让她非常有成就感。
亲子互动、艺术创想、育婴课堂、安全体验、情绪管理、亲子阅读、幼儿体适能……如今,随着“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家长通过参与活动,都真切感受到带孩子也是一门“大学问”,也更加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这也让这项“科学教子”活动走进千家万户。
“可以说,在长春24个重点社区(村),全年每周六、周日,活动不间断。”据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迟清涛介绍,在市政府妇儿工委、市妇联、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开展3年来,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2015年,全市有3家教育机构、8个街道承接服务项目,共开展121场活动;2016年,全市有5家教育机构、15个街道承接服务项目,共开展151场活动;今年,有8家教育机构、2个志愿团队参与公益项目,全市11个城区、开发区全部被纳入进来,参与的街道(乡镇)达29个,重点社区(村)达24个,可覆盖247个社区(村)的婴幼儿家庭,占全市社区总数的62%,全年开展306场活动。
层层推进
早教项目花开正艳
谁不知道种庄稼要赶季节,错过农时就会影响收获?谁不知道播下种子就不能任其生长,否则就会结出歪瓜裂枣?
无论是对儿童早期营养健康的干预,还是早期教育的引导,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长春家长认识到0~6岁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非常关注孩子是否得到了早教指导,但却往往忽视了自身养育水平的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市从提升家长的育儿素质和能力、改善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增强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出发,做了大胆尝试,层层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政府先后出台《长春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妇联组织在婴幼儿早教工作中的职能,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牵头开展早期家庭教育工作,并划拨专项经费购买社会服务,为我市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市政府统筹下,建立起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管理体系。教育、卫生、财政、人社、民政等部门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早教工作网络,为我市早期家庭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健全机制、评估考核。在施行过程中,我市规范运行模式,采取政府招标采购方式,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吸纳具备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参与公益项目,实现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保障。坚持社会化导向,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第三方考核评估,采取“专家评、现场测、问卷调”等方法,从46个维度对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教育机构、承办社区、参与家庭进行全面评估。增强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促进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宏观统筹、科学布局。依托妇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积极开展动员活动,各城区、开发区妇联和街道(乡镇)妇联、社区(村)妇联上下联动。“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坚持整体布局,依据经济状况、人口数量、居住特点,确立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普惠,经济发达地区兼顾公平的原则,目的就是要实现最大化的辐射和覆盖,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立足科研、深化内涵。针对当前儿童早教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市妇联联合科研院所和早教机构,开展了理论研究和课题研讨,为提升婴幼儿家庭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连续3年在我市申报立项早教研究软课题,3个课题目前已全部结题并实现成果转化。编辑出版了《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总计25本15万字,填补了省内早期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导的双重空白。制定了《婴幼儿家庭教育服务规范》《育婴师岗位服务规范》《育婴师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并成为吉林省早期家庭教育地方标准,为构建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线上线下齐操作
早教平台引来众多点赞
我市还积极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让“科学教子”走进社区,服务万千家庭。
“早教360”是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长春交通之声推出的大型公益广播节目。节目以全方位陪伴家长和孩子幸福成长为宗旨,邀请国家、省、市知名专家学者做客直播间,围绕教育、养育、营养、安全、心理等内容,为0~6岁儿童家庭提供科学教子指导、育儿难题答疑。为提升栏目市场占有率,每天都会利用9点半的黄金30秒播报栏目品牌和当期主题,实现365天不间断。目前,节目市场占有率达到49.9%。为提升主题关注度,将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聘请专家领题研究、直播答疑,很多家长反映节目实用解渴接地气。“早教360”节目每周一期,每期热线直播1小时。节目开播至今已经完成直播135期,每期收听人数平均达到12万人,共有1600万人次收听受益,“早教360”现已成为长春早期家庭教育品牌节目。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家长需求调研,全方位提高婴幼儿语言、认知、艺术、体能、情绪控制、沟通能力、学习兴趣、亲子沟通、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能力,将课程体系设置为亲子互动、艺术创想、育婴课堂、安全体验、情绪管理、亲子阅读、体适能7大板块61个主题。在东北师大承办的“早期教育国际研讨会”期间,课程体系得到东北师大学前教育系、吉大妇幼保障中心以及出席研讨会的中外专家高度认可,对课程体系、内容方式给予满分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内容、形式、场次数量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达到全方位培养目标,满足家庭教育需求,措施扎实,特色突出。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坚持立德树人,重点突出家庭教育的核心和根本,积极探索对0~6岁儿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活动主题设计、背景故事选取、情境教学过程中,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
尊重当前百姓获取知识的特点,市妇联利用网站、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服务形式培育智慧家长。利用“家庭教育360”微信平台,定期发布最新家庭教育动态信息、权威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引领家长跳出零散式、碎片化学习方式,跟随平台进行系统化学习。目前已在微信平台推出128期内容,包含八大智能、经典教育、食品安全、绘本阅读、抚触操等系列,原创率达75%,总阅读量接近50万。
依托“育儿有方”微课堂,搭建家长互助平台。组织有学习意愿、有服务需求的家长,依据儿童年(月)龄,区分组建微信群,平时微信群中家长们针对育儿问题相互沟通交流,互助提升。定期针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身边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邀请权威专家在群里开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家长系统讲解和答疑解惑,给家长们提供及时、专业、权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目前共举办了18期“育儿有方”微课堂,培训家长3.4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家长由受益者成长为志愿者。有10余名家长已走进社区、直播间、微课堂,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
在长春日报社的“看长春”APP开设服务端口,适时对内容进行更新,满足市民对早期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建设家教中心官方网站,重点突出个性化指导服务功能。设立“一问到底”栏目,聘请医学、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在线答疑,化解家长难题。
网站的开通运营,将微信、微博、APP、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同步链接,实现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
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为推动“十三五”时期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接下来,我市早教家庭教育将朝向专业化、网络化、社会化方向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早教项目打造成一项普惠性、常态化的社会公共服务。
在专业化方面,将以课题研究和理论为支撑,以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和服务队伍来提供服务。在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专职工作者队伍、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并进行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专项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网络化方面,在巩固发展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的基础上,强化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功能,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规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在社会化方面,由政府主导,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服务模式。吸引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等教育机构或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强化对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促进家庭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我市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工作开展以来,不仅受到了广大家庭的欢迎,也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关注和充分肯定。市妇联在全国妇联系统早期儿童项目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西安、成都、广州等兄弟城市妇联多次来长学习考察。今年,“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被评为吉林省妇女工作创新奖。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大学食堂,每年一定有一天是静悄悄的
2017-09-28 22:20:39
女童被困电梯 消防官兵烽火抢险
2017-09-28 22:18:16
长春师范大学成立 吉视新闻传播学院
2017-09-28 22:14:29
长春市第九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经开体育场隆重举行
2017-09-28 22:12:17
长春市吉达方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双“挑剔”的眼睛
2017-09-28 22:10:23
教育孩子贵在有“责任感”家人共成长
2017-09-28 22:08:26
不“打烊”的早教实训示范基地
2017-09-28 22:07:00
教育从“生命第一天”开始
2017-09-28 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