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食堂,每年一定有一天是静悄悄的
2017-09-28 22:20:39 来源: 子路教育网
“简单的手语,无声无息,却很投机;贴心的守护,不知不觉,却爱意浓浓。”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食堂里,工作人员和食堂大师傅们每天默默地为这些残疾大学生服务着,相比其他食堂,这里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份体贴。
本月24日是第60个世界聋人日,当日记者走进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食堂,感受工作人员的辛勤与付出。整个食堂除了听到做菜的翻锅声、碟碗的碰撞声,听不到其他声音。伴随着下课铃响,工作人员老陈已准时站在门口,他的任务是为盲人同学指引方向,帮他们打饭,学生吃完饭后,他还要负责把学生送出食堂。“这些孩子都不容易,为他们做点事,我挺高兴。”今年65岁的老陈来食堂工作不到5个月,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贴心爷爷”。老陈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不仅要有一份爱心和耐心,更多的是要小心。在扶盲人大学生时,不要硬拉着他走,要顺着他的想法,让他知道你是在帮助他,这样他才会开心。”
12时许,用餐人数达到了高峰,食堂里排起了长长的队。记者发现,在窗口内的服务员,有的在一遍一遍读着旁边黑板上的菜单,给窗口外选菜的盲人学生听,还有一些通过简单的手语,为聋哑学生报菜名。为了让服务员更好地为学生们服务,食堂的服务员在入职前,都会进行基本的手语培训。同时,在学生们用餐时,记者还仔细看了一下菜单,在其他食堂时常出现的鱼类菜,这里却很难出现。食堂负责人唐革胤老师说,因为这里的盲人学生多,为了保证他们的用餐安全,食堂是很少做鱼的,即便有时做了鱼,做的也是鳕鱼或者鱿鱼。唐老师说,长春大学的特教食堂是全省高校中唯一的特教食堂,在这里工作7年,他感受到了学生们的不容易,同时也决定更好地为大学生们服务。
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
我国于1955年加入世界聋人联合会,195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教育部、卫生部、文化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和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庆祝这一节日。每年此日,中国各地都为当地聋人组织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聋人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以及球类、棋类、田径等体育比赛等,这对活跃聋人生活,促进社会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由于聋人群体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遭遇不被大众理解的尴尬。他们,在期盼着更广泛的关注。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女童被困电梯 消防官兵烽火抢险
2017-09-28 22:18:16
长春师范大学成立 吉视新闻传播学院
2017-09-28 22:14:29
长春市第九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经开体育场隆重举行
2017-09-28 22:12:17
长春市吉达方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双“挑剔”的眼睛
2017-09-28 22:10:23
教育孩子贵在有“责任感”家人共成长
2017-09-28 22:08:26
不“打烊”的早教实训示范基地
2017-09-28 22:07:00
教育从“生命第一天”开始
2017-09-28 22:05:24
高晓为何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混”日子
2017-09-28 2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