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辈怎么教育第三代
2017-08-10 21:02:31 来源: 子路教育网
长辈怎么教育第三代?家庭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家庭教育是通过家庭成员(祖辈、父辈以及兄弟姐妹、亲戚等)在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生活即教育,家人的榜样就是家庭教育资源。因为家庭教育是奠基孩子人生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说白了,能够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榜样,就是优质的家庭教育。
而不同的家人,祖辈的、父辈的、兄弟姐妹的,还有亲朋好友,甚至非家人如家庭教师、保姆,每个与孩子在生活中有交集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给孩子以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即使真心希望对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谁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更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发展,谁就是最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
1.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是父辈教育。
①在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人格框架的童年,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否则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感就无法形成。
②父母有抚养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自身需要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而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③父母在主流社会中不断适应社会进步遵守社会规则的榜样、那种多头并进的快节奏生活,以及父母的个性特点,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传递,家庭文化的熏染,是任何别的关系都无法达到的。
2.祖辈教育有“先天不足”,远不能与父辈教育相提并论。
现实中祖辈教育有严重扩展之势,而它的消极影响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需求背道而驰。作为祖辈参与家庭教育的现实需求,必须对祖辈教育的“先天不足”有充分的认识。
①祖辈教育的出发点更多是自身需要:“第二次创业”、“发挥余热”、“含饴弄孙”。
②父辈需要祖辈教育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法带孩子”、“自己搞不定孩子”、“孩子太小,教育还太早,养育孩子还是祖辈有经验”、“是你们要我们生孩子的,养孩子由你们负责”。
显然,父辈教育更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更有利于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家庭教育不能以成年人如何方便为出发点。祖辈无法替代父辈,父辈必须担当起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
3.相对于父辈教育,祖辈教育的利与弊。
(1)祖辈教育的有利因素:
①“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能满足祖辈自身的情感需求(不是孙辈成长的需要)。
②祖辈已退休,有充裕的时间来帮助照看、陪伴孩子。
③祖辈的生活经历及对生活的理解,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对孙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④在有祖辈的三代同堂大家庭环境中生活,更有利于孙辈的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
(2)祖辈教育的不利因素:
①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是以隐形的方式造成客观上的亲子隔离。
在父母抚养孩子的亲子互动过程中,父性母性藉此得到激发和充实,孩子对父母产生信任和爱恋,亲子依恋得以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
亲子依恋是孩子获得安全感从而身心健康的基础,是任何别的亲情关系无可替代的。婴幼儿时期是产生亲子依恋的敏感期。
以祖辈为主的隔代教育“插足”亲子之间,客观上隔离了亲子互动,剥夺了父辈自我成长的机会,使亲子依恋无法正常建立并获得充分发展。
②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敏感期最集中的阶段,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就是通过孩子的自我体验,奠基孩子人生的人格教育。而祖辈自身的精力不济,又害怕照看孙辈出错,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重情感轻理智,缺少必要的要求和放手,宽容、宠爱、包办、保护有余,剥夺了孙辈自我体验和成长的机会,影响孙辈独立性、主动性、承挫能力的发展,入学后容易发生学习困难;重静轻动,因为力不从心,总是要求孙辈听话、安静,影响孩子的视野、活力和交往能力。老年人的生活圈子、生活节奏也容易使孩子少年老成,缺乏活力。
③祖辈因退休而远离社会主流生活,对社会发展需要不一样的人才缺乏真切感受,往往忘记孙辈是终究要独立的人,在教育上容易缺乏必要的前瞻性和大格局。
④不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关注孩子的自我体验,重物质轻精神,忽视对孙辈精神世界的启动,过多说教,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⑤在教育要求上,祖辈与父辈容易不一致。
祖辈当家做主的思想、经验主义、“隔代亲”的情感,常常因疼爱孙辈而轻易否定、干预父辈教育,形成家庭教育上的“洋枪打老虎,一物降一物”现象。
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不仅造成家庭矛盾,增加教育难度,影响教育效果,严重的甚至会使孙辈担惊受怕、自卑、表现两面派,不利于孩子成长。
隔代教育产生的弊端要在孩子5岁以后才日趋明显,却很难矫正,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世代相传。
1.创建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正确的言传身教。
三代同堂的家庭生活,对孩子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很有利。但前提是一定要有正确的家风,小辈孝敬老一辈,祖辈体恤小一辈,千万不能以小孩子为中心。
2.坚持“父母为主,祖辈为辅”的教养原则。
祖辈参与教育的难题是处理好“三角关系”:父辈与祖辈、父辈与孙辈、祖辈与孙辈。
关键在于祖辈要放下家长的架子,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助手”位置,把握住分寸,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形成“祖辈压父辈、父辈压孙辈、孙辈压祖辈”的不良关系模式,努力把祖辈教育的积极因素发挥到极致。
(1)建立家庭教育责任制。
①角色分明,引导儿女完成为人父母的角色转换,让他们明确自己是孩子的教育主体,同时容许他们有做得不好慢慢成长的过程。祖辈只起辅助作用决不替代主角。遇到意见不统一时不倚老卖老,至少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②职责分明,让孙辈和父母住在一起,祖辈最好和儿女分开住,以免包揽父辈的职责。敦促上班族父母尽可能把业余时间安排与孩子一起,坚持下班以后、晚上、双休日自己带孩子,以保证每天的“亲子”时间,真正担负起抚育孩子的父母职责。祖辈可以做些接送孩子、买菜、洗涮等家务。
③规则分明,祖辈要和父辈一起讨论具体的教育孩子的规章条例,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知应会”,祖辈要自觉遵守条例,绝不搞“一家两制”。
(2)祖辈要提高“做助手”的水平。
①与父辈统一教育观念,不断学习符合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等正确的教育思想。
②重视孙辈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爱心、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精神和能力等基础素养的培养,要求孙辈承担义务,与家人同甘共苦,有感恩之心,先付出后享受,绝不包揽孩子应该自理的事情。
③主动与父辈教育互相取长补短,比如在白天与孙辈单独相处的时候做一些父母没时间陪孩子做的事如阅读、看展览,亲近大自然,做游戏,见世面,讲一些孩子见过的亲朋好友勤奋努力的故事,讨论一些亲子冲突的问题等。
3.祖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把成长的机会留给孙辈。
①理解和尊重孙辈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把孙辈当做发展主体来尊重。祖辈自觉跳出个人情感需要(隔代亲)小圈子,放手让孙辈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锻炼、尝试、出错、承担责任,鼓励、欣赏孙辈,使孙辈树立自我责任感,敢于接受挑战。
②在孙辈面前甘当学生,甘当同学,通过提问、请教等言传身教,激发孙辈“做老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祖孙一起学习、成长。
③甘当老年人、弱者,经常向孙辈示弱,让孙辈照顾自己,如让孙辈给自己让座、领路、帮忙捡起地上的物品、倒茶递水等,创造机会让孙辈照顾自己和亲人,使孙辈学会自理自立的同时,学会善解人意,有“老吾老及人之老”的慈悲情怀,奉献爱心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
长辈怎么教育第三代的方法,主要在于观念问题,正如文中所述的各种状况,虽然我们都称呼爷爷奶奶为老小孩儿,但与真正的小孩是不同的,家庭内的隔代教育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