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重视小学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教育
2017-08-05 23:24:51 来源: 子路教育网
重视培养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鼓励孩子多进行自我情绪调节
重视小学阶段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育机会。进入小学后,孩子面临的情绪调节问题和需求增多,此时昌锻炼孩子调节情绪能力的机遇。家长不应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例如,孩子一发脾气,家长就答应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没有机会训练自己如何调节自己的愤怒。
用进废退,鼓励孩子多使用调节情绪的策略,而不是沉浸在情绪中。虽然孩子情绪调节能力受到大脑成熟程度的限制,但是孩子经常调节情绪,能刺激大脑相应脑区的快速发展。这反过来也会促进其他能力的提高。
根据孩子的特质,引导孩子学习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
根据孩子的特质,教孩子学习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
对于外向的孩子,家长应耐心听孩子有关于情绪变化的倾诉,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直面问题,从源头入手,解决问题,调节情绪。
对于外向的孩子,家长需要让孩子渐渐意识到逃避、远离等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暂时缓解不良情绪。要慢慢引导孩子直面问题。
帮助低年级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高年级孩子学会直面问题
由于低年级孩子调节情绪的依赖性强,家长需要耐心,给予及时的帮助。当孩子过度陷进消极情绪中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对于低年级孩子,教给孩子正确发泄情绪、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发泄(哭、喊)、分散注意力(吃、做运动、玩游戏)、暂时“隔离”。等孩子情绪过去后,再开始跟孩子一起商量怎么解决问题。
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调节情绪策略。当孩子在使用远离、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时,家长应该提醒孩子思考“什么引起了这种情绪”、“应该怎么解决这件事”,引导孩子直面问题。
策略4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分享调节情绪的方式
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情绪。这磁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孩子在整理自己情绪的过程中,也能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
对低年级孩子,家长可以准备一些表达不同情绪的脸谱,让孩子用选择不同脸谱的方法表达他/她当时的情绪。
对于中高年级孩子可以用“画心情气象图”(高兴时画个笑脸,不高兴时画个哭脸……)或写日记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
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当学长发现易沉浸在某种情绪中时,家长可以跟孩子聊聊自己调节情绪的方式,包括做运动、吃甜食、直接解决问题等。然后,再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情绪调节的方式适合他,从而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方式。
调节情绪的方法:
1、做心理放松操——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吐气,连续深呼吸几次,放松心情。
2、宣泄情绪——做运动、向亲友倾诉、在适当的场合大声叫喊或痛哭。
3、转移注意——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自己喜欢的节目等。
知识库
对孩子负面情绪的错误处理方法
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中,家长注意不要做出以下错误的处理方法:
l、禁止孩子发泄负面情绪。例如,告诉孩子“不准哭!再哭就……”
2、不要居高临下,一味地批评孩子,责备孩子,说一些“马后炮”的话。例如,告诉孩子“我早就说过了。你就是不听。活该!”
3、指挥孩子应该怎么做,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这样……”
4、认为孩子过于“少见多怪”,不能与孩子“感同身受”。例如,告诉孩子“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用不着伤心成这样。”
5、草率地安慰孩子,假装一点都没问题。例如,告诉孩子“放心啦,没事的。”
6、放任孩子沉浸在消极情绪,,或者放任孩子逃避问题。例如,孩子比赛失利了,让孩子尽情发泄,玩游戏、吃东西,却不与孩子一起讨论、商量以后应该怎么做、如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