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不乖怎么回事,我想做个乖孩子
2017-07-29 22:45:31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乖乖的。每天穿着干净的衣服,牵着妈妈的手外出,很礼貌的和人打招呼…….
当然,乖小孩吗,主要的特点还是听话。“宝宝,今天天冷,加条秋裤。”“嗯。”“宝啊,别下楼乱跑,搞一身土。”“……”“宝啊,作业写完了吗?”“写完了。我还多抄了一遍。”
乖小孩重来不忤逆父母老师的意志,他们在按照父母和老师划定的道路安安稳稳地前进。
在人们的认知中乖小孩还应该有令人艳羡的好成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乖小孩在小学时成绩相当出色,然而从中学开始,成绩就不断下滑。我本人在一所中学教物理,见到了太多小学的“优秀学生”办成了中等生。
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咋越来越学不进去了?“你的孩子太乖了”我无耐的答道。学生最喜欢的实验课上,有一些学生则会安静的坐着看别人实验,只在同桌提出要求时打打下手。他的成绩我们可以预料。
太乖的小孩总怕出错。这是父母所不允许的。中学《课表》要求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进行“体验”和“探究”。换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经历挫折和错误之后找寻正确的知识。
老怕出错,不敢实验,不敢和同学交流,不敢请教老师,怎么能学好功课?怎么考个好成绩?作为老师,我是更厚爱“厚脸皮”的学生的,尽管他们出的错更多,受到的批评也不少。长大了,工作了,乖孩子更是畏手畏脚,不敢轻易尝试,只能在别人划定的圈圈里打转转,他对未知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我们可以从工作的第一天看见他退休时的样子。看着当年的“坏孩子”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走向成功,他的内心一定是无比纠结的。
乖学生还缺乏自己的主见。他会很认真的按家长的意志行事,却没有学会自己拿主意。没有了父母老师的耳提面命对他们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乖孩子缺乏责任感。他无法承担,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听话”本身就是不愿意拿主意,更不愿意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的表现。他尚且不愿意承担自身的责任,更遑论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他永远只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养个乖孩子防老的家长要失望了。
乖小孩内心是自卑的。在他们的心底里“我”是卑微而渺小的,却又是一个大大的“别人”。当他在家长强力要求下,不情愿地把自己的玩具递给小伙伴的时候,当他们在长大后谈恋爱时要“问问我妈”的时候你会看到。他们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这种想法被强大的“别人”的想法淹没。父母、领导、别人的目光构成了无法逾越的藩篱。个别“乖孩子”还可能患上自闭症。
乖小孩伤不起啊。
乖小孩的父母更伤不起。看看身边的“妈宝”“宅男”“啃老族”哪一个当年不是乖小孩?
看电视,有一则新闻说:一位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是啊,从来就是父母安排好我服从,现在你不得继续安排?而且,你得一直安排好,我听话就好。
乖小孩的形成一部分是因为孩子本身性格比较绵软,但更只要的原因在于家长。
家长过分的照顾。衣食住行,无微不至,衣冠整洁,处处妥妥帖帖,是父母的门面。但这是母亲的功劳,不是孩子的素质,离开了母亲她有怎么样呢?“要想孩儿安,长带三分饥和寒。”这则医生的箴言告诉我们孩子被家长照顾太好,身体素质往往比较差。什么时候穿秋裤,这样的事情还是交给他自己决定吧。
家长怕麻烦,没有耐心。小孩子自己动手总会把事情搞的一团糟。洗碗洗不干净,还会打了碗,自己搭配衣服会翻乱衣柜。但又怎样呢?多做几次就好。有些包办代替根本上就是不信任、怕麻烦。你不放手,这些小事他永远不会干,只要听话当“乖小孩”。
家长脾气急躁,和孩子缺乏交流。每一个孩子出生时就是“十万个为什么”,每一个小孩都会叽叽喳喳的谈论“我觉得”,但往往得不到家长的回应,甚至会被粗暴的打断:“听话。忙着哩。”“什么我我我,老子咋说你咋办。”
那怎样培养一个“不乖的孩子”?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对孩子的管教,而是在管教的过程中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放手,多一点宽容。
在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不要急于抱打不平,俯下身来问问他,发生了什么?你感觉咋样?你打算咋办?
在孩子犯了错的时候,不要急于呵斥训责,问问他,你打算干什么?你怎么干的?你要重来一次吗?你打算咋样弥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