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握初二数学关键期
2017-07-27 22:01:30 来源: 子路教育网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把握初二数学学习的关键期,跨过初二数学成绩的分水岭。首先我们来看看初二数学和之前数学有哪些不同:
1、代数与方程
代数:八年级之前,关于代数的运算主要是针对数、字母的运算能力和公式的运用能力,八年级主要是二次根式的运算;其中在七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开平方、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所以八年级的二次根式的运算,对学生而言,其实是在之前的基础上一个再学习,难度并不是很大;
方程:八年级之前虽然只学习了一次方程(组),而八年级有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和二元二次方程组,新学的方程类别较之从前大大提高了,但是解方程的方法,如换元法、消元法,是之前就已经学习过了的方法,所以跨度并不是很大;
总而言之,就代数与方程这一模块而言,虽然也学习了很多的新知识,但是预初和初一已经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造成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
2、几何证明
有关几何证明,其实在七年级的时候已有学习相交线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等腰三角形的证明。八年级上的几何证明虽然仍是研究三角形,但增加了“中垂线”、“角平分线”、“直角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两点间距离公式”等使得证明的选择性和难度更大的内容。八年级下的(特殊)平行四边形更是将几何证明的难度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3、函数分析
函数是八年级新学习的一个知识点,自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函数概念的形成、函数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函数思想方法以及利用函数图像性质的方法的初步掌握,对于学生而言,过于抽象。
但这些都不是函数真正的难点所在,函数真正难在,它以自身为载体,结合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动点、三角形(等腰、直角)、四边形
举例:给定A、B两个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轴上找一个点C使得三角形ABC是直角(或等腰)三角形,那么问题来了,点在哪?谁是直角?关系式如何列?貌似要算三种不同方程,如何能不算错?什么?还要分点在x轴、y轴?......当然,这个只是同类问题里最最基本的。
分析下来,同学们有没有这样感觉:只想把膝盖献给数学大大,自此长跪不起~~~然鹅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接下来,老师主要针对上述容易造成大家两极分化的点给出一些建议:
1、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
(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
(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
(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2、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
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
在更多时候需要构造基本图形,在构造基本图形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以达到集中条件、转化问题的目的。
3、培养数形结合思想,以形助数
数形结合,可以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或数量关系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性质问题,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
切实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实现点的坐标与线段长度之间的相互转换,是解决函数综合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