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在上海高考后的志愿
2017-07-18 23:30:40 来源: 子路教育网
我那届的时候,上海的志愿还是在高考前一个月填,填志愿无疑是一场人生豪赌。当时大家紧张于最后备战,我却明白此战已无胜算,转而偷偷查阅大量资料,挑选分数线不高但中文系强劲的院校。毕竟倘若让我报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只怕这四年过的便是行尸走肉的生活。果然,尽管我发挥超常,但在当地估摸着只能进一个什么电力学院。于是,我便载着期待,载着向往,从长江边来到黄河边,从如今的天下第一来到千年前的天下第一,在这所百年名校开启新的篇章。
来此地之前,我已尽力降低了期待,然而走下火车,情况依旧触目惊心。笼罩我的,是侵入骨髓的破落萧瑟,斑驳的房屋,拥挤的小巷,混乱的交通,只能感叹昔日贵族的没落。记得那座开元广场,貌似是当地少有的高端商圈,结果各个店铺门可罗雀,再一看,地上还是灰不溜秋的。然而但经济上的落后我尚能忍耐,真正让我愤愤的是精神上的贫瘠。
有一次要打印东西,碰碰量贩人满为患,我去了一家无人问津的小店。本以为终于有人来清灰尘,店主应当高高兴兴的,谁知道我一过去,机子还没开,纸墨还锁着,店主还忙于斗地主。见我来了,他很是慌乱,倒不是因为招待不周,而是慌于牌局岌岌可危。看他娴熟的牌技,怕是分分钟成千上万欢乐豆,显然不是我耽误得起的,于是我只得在旁欣赏。遗憾的是,这位老人终究马失前蹄,叹了口气后才发现站在旁边的我,问明我的来意,他疑惑地问道:“咋不去旁边碰碰量贩?”原来此老不但牌技惊人,而且胸襟亦非凡人所及,为对手打广告,这番气度,宰相之才!本以为这是个例,遗憾的是,这样的宰相之才在开封其他地方我也遇见不少,例如食堂里,如果人不够多,那师傅阿姨便不一定会在窗口,你可能在电视前发现他们的踪影。还有一些店铺,早上去关着门,下午去关着门,神出鬼没,一学期下来没见他们开过几次门,可能店主保留了出门前占卜一下的优秀传统。
他们怎么会跟钱过不去?这个问题我一直疑惑,现在一想一部分是因为一些人是在体制内工作,工资是死的,那么干多少活自然无所谓。还有一部分则可能因为当地物价不高,用不了多少钱便可过得滋润,于是达到了心中的标准(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标准),便赚多少算多少。无论原因如何,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的氛围,安于现状的结果便是不思进取,未来如何无所谓,反正现在小日子过得好着呢!于是便出现了上述种种怪相。有这样的氛围,经济怎么能发展?
不过,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这样的落后对百姓生活来说肯定不合理,那么对谁合理呢?这便要看谁最希望百姓安分守己,自然是统治者喽!对于统治者来说,经济发展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反正无论如何他们都能享受最尖端的待遇,至于政绩,不是问题,总能拿得出。但百姓如果闹来闹去,把真实情况闹了出来,这便不大好看,毕竟农民也更喜欢只吃粮不乱动的猪。这便牵扯出第二点,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这点在被称为“净土”的大学里也随处可见,学生干部呼风唤雨,学长学姐尊贵无比,积极分子忙前忙后,都是等级观念作祟。太极拳比赛的时候我曾找过辅导员,她直言不讳:“我要你们享受这个过程,痛苦也是享受的一种。”此话一出,我便知道我根本不可能说服她。类似的话在春训动员大会上也出现过,学长大人一句“轻伤不下火线”让我毛骨悚然,敢情运动员个个都是敢死队!河大不愧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和平年代的运动会都要像战争靠拢。
当然,到统治者需要攫取利益的时候,它不会直接伸手控制人们,毕竟那样吃相太难看,也可能咬到硬骨头,那要怎么办呢?可以搬出集体啊!“为了文院”、“为了大家的荣誉”,只要打出这样的旗号,底下人一听便热血沸腾,屁颠屁颠地跪下把自己双手奉上,就算有硬骨头还想站着,集体的威压也会压得他喘不过气,不得不跪下。结果呢,集体的领导会得到不少好处,然而跪下的个人呢,失去了很多,得到了一张不痛不痒的奖状。当然,这结果是皆大欢喜的,毕竟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嘛!
其中,等级观念的一大体现便是男权观念,所以压迫最深的,便是广大女同胞。在我们院里,开大会男生得给女生让座,社团里院里一有活也总是先找男生。有人说这不是绅士风度的体现吗?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这样,如果是一些重体力活,男生自然应当承担,但很多活其实并不重,也让男生做,那便有些可疑。在我的家乡,女性地位公认比较高,然而高中里从来不强行让男生“绅士风度”,因为我们觉得那些活女生并非不能承担。这里看似处处照顾女生,在我看来并不是正常的“绅士风度”,更像是把女生置于弱势群体的照顾。另一现象也能佐证我的猜想,男生的“绅士风度”并不是没有回报的。我们校区女生数量远远超过男生,然而在学生干部中、社团部门里,男生负责人与女生数量上几乎平分秋色。
难道我校男生实力真的足以以少胜多?当然不是。到河南来除了好玩的还有好吃的,最让我惊喜的便是可爱的女生,她们中的许多论学识、论能力都远超那帮成天在宿舍王者荣耀的男生。我看这些男生平常办事总是磨磨蹭蹭,有些甚至连office都用不好,接到任务第一反应百度一下,一些女生办事倒干净利落,风风火火。遗憾的是由于这些男生总能帮部长干干活,帮老师跑跑腿,功劳虽小,苦劳不小,上位机会远超女生。于是众多真正有本事的女生便被这些“绅士”所埋没。
比起这些等级现象本身,更令我心寒的是人们麻木的态度。一年来,每当我忍无可忍喊几句的时候,最害怕听到的回应便是“这很正常,都是这样。”院里征用劳力,正常。学姐学长训人,正常。高考强行关人,正常。这正常,那正常,本身便不正常,而且会越来越不正常,直到有一天,一切都不正常了,也没人会感觉不正常了。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正常呢?可能因为封建残余,可能因为发展水平,这些我们都难以改变,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尝试改变,那便是独立人格的缺失。所谓独立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不依赖外在因素运用的思维方式、判断法则。这本应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但遗憾的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并不具备,因为独立人格与知识储备没有直接关联,它多形成于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没有独立人格,一大表现便是惰于思考,于是对上层的判断便会盲目相信,于是上层的命令也会盲目拥护,不管正不正确。在我眼里思维的过程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游戏之一,什么都不干,只是想,想这,想那,好像是坐在那里,灵魂可能周游了世界,穿梭了时空。
当然,我这个人有个毛病,看问题总是往坏处想,倘若这次我想错了,务必告诉我,让我稍许有些慰藉。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潍坊大学生假期公益行“017高考志愿填报答疑圆满结束”
2017-07-18 23:09:48
高考志愿是填“家人还是自己”
2017-07-18 23:03:38
一定要学会辨别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真伪
2017-07-18 22:58:17
高考志愿:你热爱的才是正确的
2017-07-15 22:28:05
高考完的暑假,毕业清单你忘在了哪
2017-07-15 00:19:01
面临新高考,要不要选择高复?
2017-07-15 00:16:45
高考录取不理想,你考虑过留学吗?
2017-07-15 00:14:35
高考失意,如何迈过这道坎?
2017-07-15 0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