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初中毕业的日记
2017-07-17 23:10:3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儿子初中毕业了,同学一起组织了一场谢师宴。听儿子讲,全班五十多人有三十多人参加了,初三的老师几乎都参加了。应该是挺浩荡的场面,大致是男同学一桌,女同学一桌,氛围很是不错。
本来我对谢师宴这种东西是排斥的,所以也不管不问,只管充当自己的司机角色,可当听到儿子说,期间有男同学喝了啤酒时,我就有些气愤了,不管是一杯还是两杯,一口还是两口。
老师不管么?
好了,不说了,不知几何时,六月以后的酒店多了一条横幅,谢师宴打折。看来商家也是看重了这一生意的火爆,如若不然,小小的初中生哪来知晓谢师宴呢。
谢师,是应当的,也是必须的,除却“宴”我们还要怎么谢师?
感念——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词,感谢,感动,感恩。而时时忆起,就像是儿子小学五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儿子经常会提起,或是远远地望见跑过去打个招呼,或是有了好成绩做个短信汇报,我想他的老师一定是幸福的,也很珍惜这样的学生。
我也是老师,这个年代这样的学生已经不多了,很多的事情都让师生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曾经有个交流会上某高中校长介绍经验时讲到,教师节给学生放假半天,让学生回到自己初中学校给曾经的老师送一张贺卡,心中暗暗道好时。校长接着讲出这都是招生的妙招,厌恶之感顿生。只有类似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考取状元被母校请回做报告时,先问的是给多少钱。即使再多的宴,也无半点谢意吧。
怀念——这是我想到的第二个词。
一个人从入学到走出校园自然要读过很多不同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然而并不是所有读过的学校都能称得上母校这个伟大的称谓,只有这个学校里有值得他忆起的人、忆起的事、忆起的时光,甚至是一次恶作剧的地点。这才算是他的母校,他才会感恩这里的老师。然而现在的学生在学校里有数不完的题目,他只想快快毕业,快快离开这里,以至于出现了毕业前的焚书、摔瓶等万万不可的事情。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受人尊敬的人在忆起自己中学的课堂和老师那份感激,那份感谢充满心头。所以啊,要不要一场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为学生的成长做了多少,老师为学生成长做了多少让其怀念的事,能让其或是触景,或是偶尔忆起,那些岁月里的学校和老师,是最大的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