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教师完全缺少了教育的勇气会怎样
2018-09-29 19:50:21 来源: 子路教育网
1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讲究“尊师重道”。可是到底应该怎么尊,从哪里重。我们学习语文课本,从前的学子,背不出书要罚,完不成作业要罚,一把戒尺,往往就让调皮的学生们望而生畏,服帖乖巧;我们看电视电影,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学生调皮捣蛋要罚,违法纪律要罚,半
大的小伙,撅着屁股被训导处主任打也是常有的事情。所谓“不打不成才”,体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正是这些高压的政策,和严厉的方法,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的听话。可是我们的老师,手还没有举起来,就是十几部手机对着你;斥责几句,就会被告到校长那里,引起满校风雨。于是在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情况下,老师们不得不选择“明哲保身”。所以这种状况的出现,责任不在老师。社会赋予了他们教师的称号,要求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却没有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
当然,老师选择“明哲保身”,我们的教育是不会有明天的。孩子就像一块白纸,你画美丽的图案,他就会变得很美好;你随意乱丢,他就是一堆垃圾。老师的作用除了教你画画,还在于当你画错的时候,及时纠正,把你的错误改正过来。很多家长想着,我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需要老师去管。所以老师都不去管教和纠正,那么孩子一旦进入社会,社会的管教方式绝对是显示和残酷的。你的错误,可能没有改正的机会,你可能会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这时候回过头来,想着如果从前,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那该有多好,就真的为时已晚。
2
老师们选择“明哲保身”作为工作信条,源于老师丧失了惩戒的权利,依然高举“教鞭”的老师,毫无例外地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指责,甚至是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严肃处理,真是“大快人心”,于是老师们要保住“饭碗”就只能选择“明哲保身”,说我们的教育因而就没有明天,本人确实没有全面否定“主流意识”的胆量,折中一点说,确实是前景堪忧!
1.“明哲保身”的教师们以保姆的姿态俯身在学生面前,传统的“师道尊严”已经荡然无存,一个没有尊严可言的职业,您觉得会有多少人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呢!我知道会有以喷教师为己任的喷子们说,可以辞职啊,好多大学生排在门外,等着入行呢!但是您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大学扩招,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他们入行不是因为热爱,而是为了谋生,挣一份工资而已。有前车之鉴,您以为他们这些后继者会有超越前辈的敬业之心吗?低头做人、做事久了,有的老师可能会选择离职,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最不济可以去补习中心,放宽心,收入一定会远高于在职教师的,留下来的也只是以应付差事的心态,从事教学工作,得过且过,很多老师都是我绝对会认真讲课,认真传授知识,但是学生违纪,对不起,我只能“和风细雨”,语言感化,至于有没有效果,就只能呵呵呵........了,只要家长、学生不找我麻烦就行了,其实,惩戒不了捣乱课堂的“熊孩子”,课堂会很混乱,在这种“热闹”的课堂里,学生能学到多少呢?教育管理呈现出快速下滑趋势,失去了管理保证的学校教育,它的明天怎么可能“阳光灿烂”?
2.老师们的“明哲保身”实际上也是对“熊孩子”的一种纵容。老师们不敢大胆管理,甚至于像小保姆一样低声下气地去试图感化“熊孩子”,很显然,直接的结果就是“熊孩子”会越来越多,一个充满了嚣张拨扈的“小皇帝”、“小公主”的校园,它的明天实在是让人不敢预测。
3.老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明哲保身就意味着教师在实施教育时,失去了主动性,教育实施者的这种心态,直接决定着教育的高度,失去了主动性的教育,显然会使教育陷入低谷,或者换句话说,弱化、甚至丧失了教育管理的教育已经不能称其为教育了!
带着镣铐跳舞,这是怎样的舞蹈啊!
3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某小学一个一位老师因为一个孩子不写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课,甚至经常惹是生非。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不见成效,一气之下打了孩子几个手板。手板上留下了少许痕迹。
按理说这不算是一件太大的事情,但是这位孩子的家长却从广州坐飞机赶回了四川,找到该老师理论。老师没办法,只能向这位家长赔礼道歉。最后这个孩子当然是没有人敢管理了。
亲爱的朋友们,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不明哲保身,还能做些什么呢?
1、老师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
相信老师们站在讲台上,大部分老师都是会尽职尽责,想把学生教好。当面对不守纪律的同学,面对不完成作业的孩子,老师劝过,批评过。如果孩子还不听话,老师顶多就是只能再联系家长。但是每一位熊孩子的背后,可能就会有一位熊家长。
有的孩子是父母都管不下,联系家长也是等于零的事情。有的家长甚至会护着孩子。老师的管理在家长眼里是体罚孩子,老师也会因此遭到非议,批评甚至处罚,更有可能丢掉饭碗。
2、老师想管,但是不知道怎么管。
教师法法规定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孩子犯了错,总应该有所惩戒吧!不然真的是无法无天了。
但是什么样的惩戒是属于体罚?什么样的惩戒又是属于变相体罚呢?老师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最好只好来个草木皆兵,干脆不管了。
3、老师想管,但是不能管。
很多老师,特别是负责任的老师,当看见孩子不守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心里特别着急。
把孩子叫到面前单独谈话,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稍大一点的、有自尊心的、自觉的孩子。而对于真正的不听话的孩子却是难以见到效果。
如果联系了家长还是没有作用,那么老师还能够怎么管呢?打一顿还是骂一顿?这都是不可行的。
现在学校大多有监控,老师可不想为了管理学生而挨批评,甚至背上体罚学生的罪名;而且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大都比较差,万一老师一管理,一批评打骂,孩子来个离校出走或者跳楼事件,那可就麻烦大了!
的确,这样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我不敢断言对教育的明天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我觉得对孩子们的今天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的。
4
我一个同事常老师,七年级班主任。常老师的同学的儿子正好在常老师班上。常老师的同学请常老师吃饭,并且说,孩子交给你,就是你自己的孩子,该怎么管理怎么管理,我没有意见。有一次,因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常老师批评了这个孩子。这孩子一生气就回家不愿意上学。孩子的父亲也就是常老师的同学找到常老师,说:我让你管理也没有让你逼孩子到不愿上学的地步.常老师无语,没法解释了。而家长也不愿罢休,后来校长出面请吃饭才了结。各位,教师好当吗?不明哲保身就可能自己受伤。
1、对于“明哲保身”这个词语用在教师行业中只是这一个词的用处,对于老师这个行业,我们的确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对老师们的说辞,更是整个教育行业的问题。由于工作压力的不断提升,老师们也会对工作谨慎,特别是遇到一些影响自己工作的事情,能避而远之的就避而远之,能够直接站出来面对的寥寥无几。
2、教师改变的前提根源是学生和环境在发生变化,学生各个都是娇生惯养的方式,在学校犯了错误,不管咋么样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再加上一些学生家庭背景的因素,如果你是老师,你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因为一点点其他的事情导致自己的工作丢失,你觉得值吗?肯定不值,所以,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或者是丢掉饭碗,所以就有了题主提到的“明哲保身”。
3、回归到教育本身,我国的教育的确是需要改革,因为社会在发展,但是教育却停滞不前,教师中出现的“明哲保身”只是其中的个别现象,真正热爱教育的还是大有人在,就想一首歌“只要人人都对教育做出一分贡献,那么教育还怕没有明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