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幼儿的故事教学方法
2018-09-13 21:14:26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对小班幼儿所讲的故事,内容一定要接近他们的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形象,使其感到老师讲的要像他们所做过的或见过的事情,引起听故事的兴趣。老师还要将故事内容讲的具体。如讲有关小朋友的事情,就要给小朋友起上名字。另外还可以选些有关小动物的故事,因为小班幼儿对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小动物特别感兴趣。故事内容情节应简短,但语言和情节可以反复重复,是幼儿所爱接受的,如《拔萝卜》。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可以逐渐讲些内容丰富的故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以教师讲述故事为主要部分,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阅读作为兴趣,师生共同成长。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在故事中的提问,对于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样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们连贯的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错的了的幼儿,教师不应该表示厌烦,而要肯定他们愿意回答。教师应该是启发和提示,尽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
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语言能力。要让孩子在充分感知和体验中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与同伴和老师分享。因此,教师如何设计、归纳、提升师生间的对话显得尤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一个集体活动的发动机,如果问题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乐于参与讨论的,那么这台发动机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反之,一个集体活动会因为无话可说、简单重复,变得低调乏味。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孩子们积极讨论、不断思考,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所以教师往往会因为想一句过渡的提问而冥思苦想,可见提问技巧的重要性。如何设计问题,让集体活动中的对话更精彩?
幼儿是通过模仿学习语言的,教师应该给他们提高正确的模仿榜样。教师的语言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总之,教师在故事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可忽视,新的教育观念,好的叫教学设计,都必须依靠教师的实践才能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得以落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在语言文学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个人教学艺术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水平,为幼儿的全面发展作出我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