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新生如何适应校园生活
2018-09-06 20:39:53 来源: 子路教育网
9月3日,全区中小学正式开学,沉寂了一个暑假的校园又热闹起来,学生们朝气蓬勃地奔赴校园,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这一天,全区各所小学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突出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尊师重教的优秀文化。在众多学生中,有一群特别的存在,他们或许还有些懵懂,但眼里充满着对学习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他们就是一年级新生。一个好的开始相当重要,如何让一年级新生迅速适应校园生活,成为各所小学新学期面临的重要命题,也是家长们心之所系的难题。近日,本报记者走访新会区多所小学,探索其中的妙招。
举行升旗仪式培养新生荣誉感归属感
9月3日上午,新会圭峰小学、会城城郊小学、大泽镇吕金铨学校、崖门镇交贝石小学等学校都举办了“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其中,“国旗下的讲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各所学校纷纷组织学生们参加升旗仪式,并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
在会城城郊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列队。升旗仪式上,他们保持安静,对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据了解,在开学之初举办升旗仪式是该校的传统,而培训好一年级新生,让他们知晓参加升旗仪式的意义,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参加升旗仪式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一年级新生参加的第一次全校集体活动就是开学当天的升旗仪式。活动前,我们都会为新生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新生们通过升旗仪式感受到一种集体荣誉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纪律性,很直观地告诉他们,学校是一个集体,他们是集体的一份子。”会城城郊小学校长凌铎林说。
大泽镇吕金铨学校的“开学第一课”则关注安全教育,教师们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提醒他们上下楼梯时严禁拥挤,不要在走廊上追逐打闹。
举办“开笔礼”让入学更具仪式感
9月3日下午,新会圭峰小学举办新生入学“开笔礼”。现场气氛严肃而热烈,同学们态度认真,在“启蒙描红”环节,他们拿起毛笔,工整地写下“人”字,坚定认真求知、学会做人的决心。拿着自己的作品,同学们都很开心,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尊师重教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他们的心田。
记者留意到,在圭峰小学教学楼广场一侧,有一面签名墙,上面有一年级新生家长和学生的签名。圭峰小学一年级级长黄翠萍告诉记者,开学典礼、新生“开笔礼”、签名墙签名等开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开学这件事更具仪式感。
“我们想通过这些活动,营造欢乐、积极向上的开学氛围,培养新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知道,上小学是一件重要的事,更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消除他们对学校的陌生感和畏惧心理,这样他们才能更快融入班集体,享受小学生活。”黄翠萍笑着说。
在正式开学之前,圭峰小学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了培训,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小学生活。培训的过程寓教于乐,老师们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指导新生们进行课堂规范、文明礼仪、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纪律、列队训练等方面的学习。老师们的循循善导激发了孩子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向往。
在该校一年级教室里,记者看到了一个积分榜。黄翠萍透露,“积分制”是圭峰小学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小妙招,“我们以鼓励为主,对孩子们适时表扬,还会开展小组、班级活动,鼓励孩子们合作。孩子们有了动力,懂得了纪律的重要性,也更团结了,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生活”。
加强家校联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家有萌娃上学堂,家长们免不了紧张。开学第一天,很多家长早早就来到学校门外等待放学的孩子,新会区各所学校也很注重家校联动,与家长密切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圭峰小学就设立了班级微信群,及时将新生情况反映给家长。“这是为了加强沟通和交流,也是想安抚家长焦虑的情绪,让家长放心,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共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校园生活。”黄翠萍说。
此外,针对“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新要求,黄翠萍也就孩子放学后做什么给出了建议。她表示,新课改后,学生教材有了变化,新教材更注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日常课堂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让他们静下心来读书是实现幼小顺利衔接的重要一环。建议家长坚持每天的‘亲子共读’,每天不少于15分钟。此外,也鼓励家长与孩子一同运动,多与孩子聊天,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孩子享受学习,进而主动学习。”黄翠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