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学化应该以游戏化教学替代
2018-08-27 11:55:08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在早幼教资深从业人士李白看来,教育部此番的政策组合拳有望将有望拨乱反正,从源头治疗家长的课外辅导培训焦虑综合症。
“这次国家的政策直接指向的是幼小衔接市场,因为国家在多次明令禁止校外培训辅导超纲的过程中发现,这种超纲现象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所以就要从源头遏制乱象。”李白谈到。
在7月6日举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曾指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以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为着力点,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教育部此番下发的通知,可以看成是相关会议的具体落实方针之一。
那么不上幼小衔接班的准入学孩子,该何去何从呢?朝阳区某民办园园长告诉记者,此番,幼小衔接被禁,幼儿园退学的大班孩子有望回流。而如何提供符合适合孩子过渡的大班课程,则需要通过幼儿园和市场相关课程研发机构共同努力,开发出适应孩子们的游戏化教学课程。
游戏化教学主要指以游戏为手段,贯穿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于2012年10月9日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而这份指南,则对幼儿园教育的方向提供了明确说明:用游戏化的方式提供教学,幼儿园可以教授知识,但不能超纲,更不能用小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去要求学龄前儿童。
但目前传统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业内人士称,比如说在游戏设置上不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权;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轻易的被扼杀。幼儿在操作游戏材料时是很有创意的,教师过多地限制和干预,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无法保证实现。而围绕解决这些痛点的教学产品将成为市场蕴含的巨大商机。
系列阅读:幼儿园小学化课程应当纠正
系列阅读:幼儿园小学化应该以游戏化教学替代
系列阅读:幼儿园小学化的主要问题是家长
系列阅读:幼儿园小学化“超纲”乱象由来已久
系列阅读:幼儿园小学化应当禁止
系列阅读: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