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经常跟孩子提“穷”
2017-09-25 21:51:21 来源: 子路教育网
经常听到周围的朋友聊聊当孩子想要什么物品是否满足,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话题,当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想要什么需要一些玩具衣服或看到它,作为一个妈妈和爸爸是你如何处理?你会“哭”或“遇见”你的孩子吗?让我和你们分享一个关于“4美元折磨”的故事:
记得几年前,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在我坐上了镇上的公共汽车后,在我前面有一个小女孩,她总是告诉我的母亲,尿液是紧急的。农村的公共汽车与城市的公共汽车不同,每个车站都很远,有些偏远的村庄有很多时间来运行公共汽车。
这个小女孩,大约7、8岁,一直在大喊她要从车里出来,尿尿。母亲问司机,可以让孩子上厕所,上车停车,司机只在你下一趟车后才说,不要让她去厕所整个车辆延误时间,他不得不接接继位。
有人看着孩子,说你下车,让孩子上厕所。下一次,孩子就会生病。我没有意识到母亲不高兴。“我花了4美元去卫生间,而不是你的钱,当然你没有受伤,我们很穷。”告诉她不要喝这么多汤,让她忍受!每个人都闭上嘴,不敢管自己的事。
但是,在一个满是膀胱的糟糕,一个车站和一个车站,孩子们被用在座位上,弓,赤裸的背后,大声哭喊,母亲故意忽略,就像4块钱比孩子们的生命更重要。有一种同情的眼光,但没有人敢去说服。
所以孩子一直哭一直哭,不记得有多少站,40分钟,在他们到达车站之前,那么孩子的身体不是直上直停的那一刻立即跑后门,可以放松,就下了车看到孩子尿裤子,紧随其后的是母亲突然席卷骂,人的眉毛。
为了4块钱让孩子受这等罪,至于吗?
看到一对母女在超市里,小男孩4岁,孩子们花了一笔钱买了5美元的玩具,想要妈妈给他买,妈妈给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歇斯底里地大吼:“你知道妈妈每天上班难吗?挣钱的钱除了给你上学校,刚好够每月生活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孩子吓坏了,眼睛盯着母亲,空气也没有呼吸。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母亲一直在笑,但现在他是个奇怪的疯子。
“没有钱,不买”,“我们家很穷,买不起”,“没有钱买食物”,“我们穷,我父母去工作很辛苦,有多少父母和孩子经常说这样的话?”你可能会说孩子会变得节俭和明智,但这真的很好吗?
提醒你:你的孩子可能会变得节俭,因为你经常“哭哭啼哭”,但是缺乏内在的感觉会伴随一个孩子的一生的成长,并且会因为缺乏感情而导致很多问题:
1、孩子会压抑住正常的需求
当孩子一次又一次被爸妈的“没钱”,“买不起”拒绝后,孩子在一次次的失望后,会变得“懂事”——爸妈没钱,我不应该要求任何东西。
孩子的童年容易被压抑,想玩的玩具不敢开口,想买的学习用具也不敢买,该有的快乐也不敢争取。“穷”字会让孩子过早地成熟,但需要警惕的是,孩子是被压抑着长大的,他们内心不快乐,甚至这样的阴影会跟随他们一辈子。
2、孩子会变得抠门
仅有的玩具或物质是在父母的“没钱”的情况下买的,孩子会由于过度珍惜而拒绝分享,零食独食,应当给人提供帮助时不舍得,孩子会变得抠门、自私。
丁丁有一辆漂亮的滑板车,是姑姑送给他的礼物,正当他在广场上滑翔时,旁边一个小朋友很想玩,询问丁丁能否借给他玩一会,没想到丁丁这样回答:“我不能给你玩,我家没钱,滑板坏了就买不起新的了!”让旁人目瞪口呆。其实父母的“哭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的。
3、孩子会变得自卑
当同学生日聚会时,或班级举办集体活动时,孩子可能会由于花钱而拒绝参加,“我家里很穷,交不起这钱”,“那个同学家里很有钱,我们家这么穷,好的礼物买不起,差的礼物会被取笑或被偷偷处理掉,还不如不去”。
父母经常的“哭穷”会让孩子有匮乏感,容易造成孩子心理自卑,觉得自己家不如别人。
有句话说的很好,“父母在童年满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著,有自由去体验更高级的需求层次。”否则物质一直未能被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惟利是图、处处追逐金钱,历史上很多大贪官都是小时候穷怕了导致的后果。
但其实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否富足或贫瘠,并不完全是由于物质是否缺乏而导致,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幼儿说,即使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但如果过分地跟孩子强调金钱的来之不易或者大人处处对金钱执着,甚至将金钱的维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那么孩子的内心也是不能富足起来的。
当孩子没有被父母灌输“穷”的魔咒后,即使生活不是那么的富裕,但只要家庭保持生活的美感,孩子们也同样能愉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