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教育体制】两位孩子妈的教育漫谈
2017-08-09 00:48:40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因为育儿话题,我和很多妈妈成为了好朋友。今天和一位妈妈聊了几句后越发觉得我们俩明显是上辈子一定发生过什么(窃笑),怎么讲呢?简直是琴瑟和鸣,同频共振啊,之后我的话匣子就收不住啦!
先来介绍下这位妈妈,她自称淳淳妈妈,拥有21年教龄的二宝妈(教龄都快赶上本人年龄了,佩服佩服),小宝宝出生后,淳淳妈开始钻研早教、儿童心理学。于是我们深入地聊了聊当下的教育话题。下面是我对这次聊天内容的文字整理。
Q1:
从宏观角度来说,作为一线教师,您怎么看现在的教育体制?
淳淳妈从她自己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从学生的课业压力来讲,所有的压力都来自于最后高考制度,这种应试制度就像一张网,无论怎么撒,怎么广纳教育方法,到最后收网时都要回归应试。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从家庭养育角度开始培养孩子的好性格。
Q2:
现在很多国内孩子想去美国或者其他国家读大学,他们要通过例如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或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这类考试。作为教师,您怎么看待基础教育?
淳淳妈表示不管国内外高考的模式是怎样的,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但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品质,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这些是不会变的。一句话:愿意学习(态度端正)、会学习(方法得体)才是关键。
Q3:
上一个问题淳淳妈讲到了优秀的学习品质,具体指什么?
淳淳妈说,学习品质包含学习兴趣,专注度和分析思考的能力——兴趣能让孩子主动学习、专注度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而分析思考的能力一方面是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和巩固,同时也为以后自我学习和持续学习打基础。同时,培养优秀学习品质也与现在大班教学的教育体制和特点暗合:比如认真听讲,积极交流,完成作业等等。总的来说,学习品质就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的正能量。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品质好,就算他现在不出色,将来也错不了,相反,就算一个孩子聪明机灵,学习品质不行,在学习这条路上也走不了太远。
Q4:
家长如何参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淳淳妈表示家长在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谓是关系重大,不可不察也!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夹带着自身的各种问题,从上帝视角来看,我们的父母在教育我们时同样会存在很明显的个人印记,这里面有个人认知的差异,也有时代的局限,尤其是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新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大环境下,面对孩子的个性,家长要意识到自己是需要提高的、要学习的,这非常关键。在陪伴孩子成长时,我们做家长的就是要思考怎么不给孩子的发展拖后腿,能助孩子一臂之力,能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能动性,展示出一个生命的创造力,很多妈妈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提高的具体方法上还只是个小学生。在这里我建议家长们关注心理学,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比如很多家长容易焦虑,这种紧张感会自然地转化给孩子,家长在无形中拖了后腿。所以现在看来,我们要知道去哪,而且关键还要知道怎么去,这种思维的转变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好的开始。家庭教育真的不是那么简单,且行且学习。
Q5:
现在很多妈妈从小就开始给孩子报名兴趣班了,淳淳妈有建议吗?
淳淳妈简单概括,兴趣班要结合孩子的兴趣,能发现孩子兴趣就是好家长。
淳淳妈的回答字字珠玑,感谢每一位和我分享思维的爸爸妈妈。
孩子妈妈说,
对于国内教育这个宽泛的话题,我不想太多评价,一来没什么用,徒增烦恼;二来吐槽不是目的,如何借势借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才是关键。
在淳淳妈的回答中我看到了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应大班教学、要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锻炼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注意力集中、善于沟通,这些都是孩子学习成长的“红宝书”。在孩子兴趣教育方面,要从小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再慢慢培养、查漏补缺,最终发展成孩子的“精神力”和“小宇宙”。针对这点我想说,爸妈是最了解孩子以及他的兴趣的人。就像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时,最能听懂婴语的首先是妈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