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改掉宝宝的坏习惯
2017-08-07 23:02:39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在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会不断担心宝宝逐渐呈现出的一些“坏”行为,比如到处涂鸦,损坏玩具,自言自语等。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智力发展的良好表现。家长们不必过分担心,而是应该积极地进行引导。
1、宝宝能在涂鸦中表现自我
妙妈的外甥女在一岁半左右开始就对纸笔开始感兴趣,起初是在纸上涂涂画画,后来就发展到墙面,桌子等家具上了。妙妈姐姐发现后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而是给孩子腾出一块专门属于她的地盘让她自我发挥。
在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宝宝真的只在那里涂画了,每次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就能感觉到宝宝特别开心,并且她的协调能力也在不断增高。
2、宝宝对待玩具很暴力,其实这是创造力
妙妈闺蜜有个三岁多的儿子,小家伙对玩具特别热衷,但闺蜜经常跟我说儿子好像有暴力倾向,家里好多玩具都被他拆坏了,怎么劝都不听,生怕以后他在外面会欺负其他小朋友。
妙妈就让闺蜜放宽心,这可是一件好事呢,高兴都来不及还瞎苦恼什么。宝宝拆玩具是因为对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拆玩具可以锻炼宝宝的手、脑以及他们的动手能力。
被孩子拆过的玩具如果可修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将玩具起死回生,或者直接给孩子提供拼装玩具,支持孩子这方面的“暴力”。
3、宝宝自言自语是在学习语言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经常自言自语,不要自责自己是不是给孩子的陪伴太少了,这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现象。宝宝的自言自语不仅有助于自己学习语言,还有利于他们以后跟外界的交流。
宝宝在自言自语时候家长最好不要打断他们,甚至可以耐心去倾听,在孩子的言语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适当引导他们。
所以当孩子作出一些家长觉得是坏习惯的行为时不要太紧张,仔细观察后也许就会发现,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