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绘画艺术的感悟
2017-07-25 21:24:08 来源: 子路教育网
说到底都是人的审美、人的思想表达,传统与个人,有的时候会有殊途同归的感觉。真正开宗立派的能有几人?如果有新的审美发挥,即使在传统框架里,应该也是值得高兴的,至少它开拓了传统的审美。这大概就是他们的价值。
我对传统的看法可能跟你和尹胜不太一样。我不赞同别人说弘扬传统,保存国粹,把传统的旗帜树起来,为传统招魂。我和你们一样支持从传统里脱离出来,寻找自我。但我不会否定那些在传统语境里求变求新的人。传承语言与传承思想,有时还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也是他的努力,他可能会提供一个方向,一个灵光的启迪。就像印象派也启迪了梵高。
关于徐渭,我解释一下,我之前下载了历朝历代所有大家的作品,唐宋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工笔居多,山水基本也只有水墨和青绿两种。看到徐渭突然豁然开朗,那奇特的泼墨手法跟传统完全不一样。用水墨画草木的,他可能也是第一人。他应该算一个疯子吧,曾九次自杀未遂,但绘画风格出奇的一致。画风也有他恣意,狂放的一面。所以我觉得他的画里有自我。另外,没有他,就没有泼墨写意画派。没有这个画派,应该也不会有张大千的泼墨。张大千应该是模仿他的荷花,而后又结合青绿山水画出他的泼墨山水的。
我现在也想试试画画,想画古人的岩画,或者朝魏晋时期那不成熟,但非常有生命力的画风看齐,做点发挥。从传统的源头开始,看自己能否开辟另一条路。因为最近的一个想法吧:上帝不存在,我的野性(天性),是我和这个世界之间唯一的参照物(野性不是我要遵循的原则,是镜子一样的参照)。想看看野人都画了些什么,自己又能从野性里,得到什么。可我一没时间,二动不了笔。如果要做,我也会从模仿远古壁画、敦煌魏晋时期的壁画开始一段时间的训练。
你的道路和他们是不一样的,你的道路主要是表达思想。他们则企图开拓审美。思想自然是在审美之前。如果两者兼具,大概就会容易成为大家吧。
我觉得在审美上,求自证,求他证没有本质区别,最终的参照都是人的天性,因为人只有一套视觉系统。
只是他证常被文化传统干扰,容易落入传统的窠臼,陷于其中,抵达不了本质。吴冠中走的应该就是他证的方式吧。他能有突破跟西方的表现主义、抽象主义不无关系。
自证则容易陷入某种混乱,难有清晰表达。
为什么你《帝国梦》那张画容易被人接受,因为它纯线条的手法,有秩序,构图大小有平衡。里面就有一种审美,和许多传统就是共通的。
至于《中国梦》那种画,主要是思想表达(我看到中国梦后的看法:恐怖的中国梦魇——只有红色),就没有什么出奇的审美。你想要人接受中国梦这样的艺术,就要有你这样的思想。
很多人不接受你的绘画,即在于你还未传递出一种清晰形式的审美。
毕加索、达利,这些开宗立派的大师,自然也是自证的,但他们哪一个的审美形式不是清晰的?我一直很喜欢曾子的一句话:动而无节则乱。一个艺术家解放了思想和艺术语言后,大概还要构造自己的审美形式。构造自己的审美形式就要构造自己的秩序与平衡,这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放弃秩序与平衡就是放弃审美,艺术只能提供思想。
你的装置能成功,那些垃圾提供的传统审美是功不可没的。
对待艺术,人们注重审美而不注重思想;注重文化传统,而忘了回归本质。我为你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到惋惜。你要注重思想,主张忽略传统,漠视审美,从自证出发回归本质,你要在中国做这样的第一个人,未来会有人把你当大师。如果未来我画画,我也会遵循你的足迹解放思想,解放艺术语言。但我不会认为在传统里求新求变没有意义。他们没办法解放思想,不代表他们对丰富艺术语言没有贡献。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艺术启蒙的道路与共识——与邓汉卿谈话录
2017-07-25 21:16:55
我的启蒙老师“宋焕生老师”
2017-07-25 20:46:50
我的启蒙老师“陈福坚老师”
2017-07-25 20:42:13
我的启蒙老师“周显华老师”
2017-07-25 20:36:22
英语启蒙,从儿歌开始,三语妈妈实用接地气的分享
2017-07-25 20:13:13
关于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2017-07-25 19:32:36
家长如何在家进行英语启蒙?
2017-07-24 23:12:40
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个意见都是罪过
2017-07-24 23: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