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围观高考作文,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集体滑坡
2017-07-20 23:40:04 来源: 子路教育网
1.
每年的6月7日,各家媒体,不论是纸媒还是电媒,不论是主流媒还是边缘媒,都在津津乐道全国各省的作文题,全民围观高考作文,几乎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不管什么人,上到文化学者,下到普通百姓,都在对高考作文进行点评,都能对高考作文说三道四。
其实语文是一门深不见底的学问,被高考糟蹋了。
我不清楚高中语文老师是一种什么感受,估计不好受,因为谁都能说上几句的东西,你的专业性与排他性就打折扣了。
我没见过物理高考后,网上有大面积对物理试题进行指指点点的。
一篇作文竟能引发全民围观甚至讨论,有人撰文说,这是一种社会期待,我不知道到底期待什么!
为什么同样是高考,一道历史题抑或化学题,甚至一道政治题,怎么也引发不了集体围观与讨论?
2.
细究起来,这里边确实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还与当前公众科学素养不足密切相关。
中国自古文以载道,以文取人,以文治国,以文化天下的传统。中国封建统治者要统一思想,加强皇权统治,历来重视道德文章,用文章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谁都清楚这失之偏颇,但没有几个人敢公开质疑这种科举方式。
当今世界已经到了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科技为核心的较量,文章的功能与地位已今非昔比,但历史的惯性与文化的惰性,作文还是成为中国特色选拔人才的一个很有份量的权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科目哪一道题,有60分如此大的分值!
全国及各地高考作文尽管这些年在从命题到材料不断追新立异,各有侧重,但其立意都免不了与时代主题挂钩,与国家命运相牵连。作文评分潜含对人生及社会的思考,甚至还有治国理政的思维与思想在里边。
作文这种侧重于对社会热点和内心思考的表达,容易引起老百姓内心的共鸣,全民关注就不以为奇了。很多人正好趁此机会,找到了吐槽点。
3.
我想深究的是,为什么高考作文能或者会引发全民围观,其他科目不会。个人以为,除了文化习惯外,作文命题水平过低,公众的科学素养低下是两大主因。
待我长话短说。
查查看,从恢复高考以来的作文题,几乎是清一色的议论文体,尽管作文没做这种硬性要求,只是说,除诗歌外,但绝大多数考生还是会选择用议论文的体载来行文表达。
这是最安全的表达手法。
按说,这不合常理,一般来讲,议论文本身比记叙文要难写,因为除了文笔,还要有思想,层次一高,难度就大了。
但这绝对是一种假像。考生都会趋利避害。选择写议论文是一种最安全最保险的得分途径。
表现上看,议论文难写,其实,在所有的文体当中,议论文是最好写的,一个读了十二年书的学生,多少形成了一个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多少对这个世界对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话可说,尤其是语文、政治、历史、地理这样偏文的学科,课程本身就是指点江山,久而久之,关键时刻也能激扬文字,针对某一社会现象,议论几句,一般都能凑足800个汉字。基本分就到手了。
对于已经离开校园,在社会在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而言,他们对这个社会更有话可说,正好可以借着这个由头,性情大发,豪情满怀,又遇到一个新媒体自媒体的好时代,个个都能使枪弄棒,横刀立马。
最难的恐怕算是记叙文了。用纯粹的描写来表达对一个社会现象的立场与观点,这是真高手。
如果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记叙文,只考描写,就白描,不允许作者跳出来议论。这就是考才情。用短短几句话就能给人现场感,就能让人代入情绪,这才是功力。
作文篇幅可以要求短一些,比如500个字。主题不要过于宏大,可以写一些场面,一个情境,一种情绪,一种立场。比如,让考生用白描的手法写“着急”,写“思念”,写“愤怒”,写“百姓的获得感”……
这样的高考作文题一出,试试看,网上还有多少人敢满嘴跑火车!
4.
高考作文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强烈的舆论热度,借用网上的一个段子来回答:“这是我们现在唯一还看得懂的东西。”虽有些调侃意味,但能说没有道理吗?从某种意义上讲,全民能围观高考作文,恰恰也说明了我们的科学素养就这么一点水平!
记得微信群里曾流传过一个类似的段子,很多年前,我还会做三角函数,背化学元素表;再往前,我还知道弱酸制强酸,看懂个电路图,知道小孔成像,能背很多文言文,英语语法也挺熟。。现在,基本是个文盲!只会看微信,说空话,大话,假话、套话。
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人的文化现状。
作文围观让我想起一直火爆的养生节目与百家讲坛。表面上看,养生节目与百家讲坛是两个完全不同档次的栏目,其实,两者无论在性质上还是思维上都在一个层次。
中国老百姓为什么对这类节目趋之若鹜,说到底,这类节目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即取象类比思维,不需要逻辑论证,不需要由此及彼,不需要推理,中国人习惯呤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于睢鸠与淑女是一种什么关系,你自己悟。
看电视节目也一样,反正就对着电视机听专家说,他怎么说,就怎么好,遇到一个口才极好的,形象性生动性很强,大家便深信不疑了。
听说,最初百家讲坛也有科普类的讲座,一是这类专家不太会忽悠,讲得不形象,二是这类讲座需要动脑筋,要死脑细胞。这么一来,观众跑光了。
相反,像张悟本这样的神医倒是很有市场,比如他说要减肥,很好办呀,吃生茄子就行,为什么呢,你烧过菜吗,炒过茄子吗,烧茄子放几勺油下去,是不是还找不到油,因为茄子吸油啊。大道从简,万事归一,减肥的道理也是一样一样的。
老百姓一听一楞,对呀,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对张大师这样的恩人,真是五体投地,相见恨晚!
全民关注高考作文,在各大媒体吵吵嚷嚷,是不是与全民观看养生节目,跟着大师按摩穴位异曲同工呢?!
反正都不要动脑筋!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论老外打招呼和高考作文的关系
2017-07-19 22:14:00
张丽钧写2017高考作文:一朵玫瑰的“剧透”
2017-07-19 22:11:57
时代在车轮上变迁,我与车的不解之缘
2017-07-19 22:09:12
暑假好无聊啊
2017-07-18 23:22:06
为什么是现在的你
2017-07-18 23:20:57
高考作文的三大误区浅谈 | 高分为什么那么难呢?
2017-07-15 22:42:12
刘子安《中国,她在蜕变》高考作文
2017-07-15 22:39:37
2017江苏高考作文题以车为元素
2017-07-15 2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