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叙良是一名男幼师
2018-09-10 20:07:49 来源: 子路教育网
身为90后的陈叙良是江苏省扬州市机关三幼京华城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出于对孩子的喜爱,怀揣教师梦的他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
如今,陈叙良已经工作三年。谈到自己的职业,他认为,在培养3至6岁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男幼师能够给孩子带来全新的感受;性别特征决定了男幼师在教学方式、与幼儿互动的风格上都与女幼师有很大不同,在教育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能够和女幼师形成互补,更能体现出“阳刚教育”的特殊魅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及其他因素影响,幼儿教育几乎是女性的天下。”陈叙良表示,他会用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情给幼教事业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
钱少、晋升难等“吓跑”男老师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男教师逃离小学、幼儿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待遇不高、发展空间不大等原因被频频提及。
“工资太低了,想跳槽。”小学老师秦明远说,工作了10年的他,每个月能拿到2600多元的工资,勉强糊口,又怎能担起养家的重任?即使自己一直努力工作评上高级教师,每月也只比这高几百元。
另据他讲,教师工作,尤其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说到底,每天做的工作都是婆婆妈妈般“保姆”的工作,这让他们没有成就感的同时,也看不到未来的发展空间。
去年毕业于师范专业的范强一毕业就毅然地转了行,他表示,小学老师社会地位低下,还承担着学生安全风险责任等,工资水平与实际辛苦程度不成比例。
应多制定“亲男性”政策
打破女性一统天下的幼儿园教师的格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据了解,教师阴盛阳衰的局面在全国普遍存在,为了缓解失衡的局面,不少地方出招:上海市教育局就曾联合某师范学校规定,“师范各专业录取男生一般不低于招生计划的40%”,以期有更多的男教师“后备军”。江苏定向为幼儿园培养一批男教师,力争在3~5年内,使全省每所幼儿园拥有1名以上的男教师。
然而,这些规定并未迎来更多男老师,而原来的男老师还有离职的。
而有关资料显示,许多发达国家在制定教师政策时会着重考虑“亲男性”政策,如提高工资薪酬等,吸引男老师留得住。
在我省刚刚公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讨论稿)提出:鼓励优秀男青年积极报考师范类专业并从事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逐步改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问题。
“引导很关键,但还要想办法将男老师们留住。”郑州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咨询师王海勇表示,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师招聘政策,另外,政府也应从政策上进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