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历史的艰辛
2018-08-25 20:20:35 来源: 子路教育网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是必须要以重要的心态对待的百年大计。但是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在当时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谈科学的教育体系是可笑的,腐败的政府根本没有能力为民族培育出有知识,有能力的新一代。那是教育的原因,导致了中国的挨打吗?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什么“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啊,都是在昏乱时候。有时太平时代,也出隐士,看来似乎可怪。其实也是为着社会里政治里不能相容,然后自己走开。这样本不是一种主义。在实行隐遁的人,也并不希望大家从他。所以有这样情形,尽可说是在一种特殊境况之下,发生来的一种特殊变态,我们大可置而不论了。
至于那一种印度思想,惑人却是不少。他们以为人生只有罪恶,只有苦痛,所以要超脱人生。揣想他的意旨并不是反对人生,原不过反对苦痛,但是因为人生只有苦痛,所以要破坏人生。照现在文化社会的情形而论,人生只有苦痛一句话,说不通了更加上近代科学哲学的证明,超脱人生的幸福,是不可求的。什么“涅槃”一种东西,是幻想来的。这也是在印度乱国里应有的一种思想,也是受特殊变态的支配,也是拿“非人”论人;不能解释人生的真义。
第一是物质主义。中国人物质主义的人生观,最可痛恨。弄得中国人到了这步田地,都是被了他的害。这种主义在中国最势力,也有个道理。中国从古是专制政治,因而从古以来,这种主义最发达。专制政治,原不许人有精神上的见解,更教导人专在物质上用工夫。弄到现在,中国一般的人,只会吃,只会穿,只要吃好的,只要穿好的,只要住好的,只知求快乐,只知纵淫欲……离开物质的东西,一点也觉不着;什么精神上的休养、奋发、苦痛、快乐、希望……永不会想到。这样不仅卑下不堪,简直可以说蠢的和猪狗一样。一切罪恶,都从不管精神上的快乐起来。所以不管精神上的快乐,都因为仅仅知道有物质。这种观念,在哲学上并没有丝毫地位,原不值得一驳。我们只要想几千年前人类要是只有这种观念,必定没有我们了,我们要是只有这种观念,必定没有后人了。可见这观念和人生势不两立,那么当然不能拿他解释人生了
第二是遗传的伦理观念。有人说,道德为人而生,也有人说,人为道德而生。后一层道理,已经是难讲得很。纵然假定人为道德而生,也应当为现在的、真实的道德而生,不应当是为已死的、虚矫的道德而生。在现在中国最占势力的人生观念,是遗传的伦理主义。他以为人为道德而生一为圣人制定的流,来来往往,反反覆覆,事事皆成朝不保夕之局面,人人乃怀五日京兆之用心,上台是趁火打劫,下台是酝酿待时。校长不做上三年,办不出事业;教书不教上三年,做不成学问。试以山东、安徽两省论,自国民革命军到后,安徽换了好几十厅长,山东从未曾换过,故东的教育比较差有秩序,而安徽是一
团糟。革命的事业,不是革别人的命便成自己的事业,总要有相当时间的,试看苏俄一切的封建势力、部落思想、工具主义,都乘机充分发挥。乱世造奸雄,奸雄造乱世。自袁贼世凯专用下等的走卒做封疆武臣,无聊的书办做地方大吏,以便自用,于是人人学他。
现在的当局,其用人处有没有像袁世凯的呢?这个风气,影响到一切社会上,教育焉能成例外?清末办学者,尚且多存些公益事业的心,至不济,“门墙桃李”之观念是虚荣心作用,也不足害人的。而今呢?私立大学除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先生几个少数以外,有几个真正存心在教育事业呢?若是把办学当做买卖做,尚不是最坏的;若当做走狗制造场,乃真是乱国害政的大源。直弄到有政治野心者,非办大学不可。欲登门投靠者,非进大学不可,所以大学生选举校长,每举些权要与政客。因此我们真不能不佩服清华与中央大学的学生。
在在这个办学的与从学的相互利用,以申张建势力、发挥部落思想,充实工具作用之下,教育岂不是紊乱社会的根源?这样的事实可以写成一部一千页的大书,读者人人心中总有几个例子,我不用举了。
第四,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学院毕业生给中教育界一个最学好的贡献。我没有留学或行走美国之荣幸,所以我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学院诚然莫测高深。不过,看看这学校的中国毕业生,在中国所行所为,真正糊涂加三级。因此我曾问过胡适之先生:“何以这些人这样不见得不低能?”
他说美国人在这个学校毕业的,回去做小教员,顶多做个中学校长,已经希有了,我们却请他做些大学教授、大学校长,或做教育部长这样说来,是所学非所用了,诚不能不为这些“专家”叹息!这些先生们多如鲫,到处高谈教育,什么朝三暮四的中学学制,窦二墩的教学法,说得五花八门,弄得乱七八糟。我现在有几句话敬告这些与前清速成法政学生比肩的先生们:第一,小学,至多中学,是适用所谓教育学的场所,大学是学术教育,与普通所谓教育者,风马牛不相及。第二,教育学家如不于文理各科之中有一专门,做起教师来,是下等的教师;谈起教育即幼年或青年之训练是没有着落,于是办起学校自然流为政客。第三青年人的脑筋单纯,与其给他些杂碎吃,不如给他几碗大鱼大肉。这些育家们奈何把中学、小学的课程弄得五花八门,其结果也,毕业后于国文、英、算、物理等等基本科目一律不通。
其尤其荒谬者,大学校里教育科与文理科平行,其中更有所谓教育行政系、教育心理系等等。教育学不是一个充的副科,便是一个毕业后的研究。英国有好些大学以大学文理科毕业者习教育,未习文理科者不得习教育;德国的教育训练是把大学的哲学科
学生于高年级时放在特设的一种教育学修习所中,以便教师之养成。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做校长的要从教员出身,否则无直接经验、切近的意识,其议论必成空谈,其行为当每近于政客。然而要做教师,非于文理各科中有一专门不可。所谓教育行政、教育心理等等,或则拿来当做补充的讲义,或则拿来当作毕业后的研究,自是应该,然而以之代替文理科之基本训练,岂不是使人永不知何所谓学问?于是不学无术之空气充盈于中国的所谓“教育专家”之中,造就些不能教书的教育毕业生,真是替中国社会造废物罢!
小编感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方针对一个国家来说极其重要。希望我们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的读书。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郑文丞——海风教育创始人
2018-08-25 20:17:05
教育机构再发力,经济下滑也没用
2018-08-25 20:14:54
数字教育——中文在线牵手美国教育巨头发力
2018-08-25 20:11:35
朴新教育SAT仍是美国名校的“敲门砖”
2018-08-25 20:09:30
市场400亿!在线教育的风口又“活"了吗?
2018-08-25 20:07:52
北京义务教育校内托管班
2018-08-24 17:27:20
校外培训机构整改预计2018年底结束
2018-08-24 17:26:55
【三点半问题】小学初中课后服务将全覆盖
2018-08-24 17: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