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性入学需先消除家长功利教育观
2018-08-23 11:56:34 来源: 子路教育网
法律与教育资源保障之外,实行弹性入学更需要家长消除功利的教育观,理性规划孩子入学时间。家长的功利教育观不改正,教育政策的调整也只能沦为无用功。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点入学是好事。”江西省南昌市民吴先生说。2018年4月9日,南昌公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小学新生入学年龄为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吴先生的孩子差3天才满6周岁。“小孩如果今年不能读小学的话,只好再读一年幼儿园。”说起这事,吴先生一脸无奈。
对于年满6周岁方能入学的规定,民众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赶在当年入学,提前实行剖腹产、伪造户口本年龄、先读民办小学再转学……可谓“奇招百出”。
为了消弭这些乱象,不少人建议应该为这个规定松绑,避免以6周岁为标准来“一刀切”,实行弹性入学制。
弹性入学确实存在不少优点。实际上,不少发达国家规定,5到7岁的孩子该何时入学,可以由父母(监护人)自主选择。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身心发育确实存在很大区别。而由家长(监护人)根据孩子身心发育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具备入学的自立能力,比统一入学年龄的做法,更科学、更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但是,实际上,就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要实行弹性入学,除了需要法律的支持、教育资源的优化,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改变功利的教育观。
《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对于未满6周岁的孩子,虽未提到不应当、禁止或不允许上小学,但怎样执行,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要为入学时间限制松绑,就需要进一步修订《义务教育法》。比如,可参照美国等国家,将上学时间确定为5周岁到7周岁之间,由家长自主选择。
实行弹性入学机制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会有更高要求,各地必须有充足的学位资源满足需求。因此,若实行弹性入学,就要求地方政府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对弹性入学更大的考验是家长的功利教育观。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环境影响,为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很多家庭都渴望孩子早学知识、早上学,有的家长甚至疯狂到“剖腹产”赶入学时间,如果放宽入学年龄限制,允许家庭适当自主选择上学时间,则有可能发生一些家庭不顾孩子身心提前让孩子上学的情况。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更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因此,法律与教育资源保障之外,实行弹性入学更需要家长消除功利的教育观,理性规划孩子入学时间。家长的功利教育观不改正,教育政策的调整也只能沦为无用功。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 销售收银后勤
2018-08-23 11:56:04
儿童到底什么年龄入学合适
2018-08-23 11:54:52
600台生争夺大陆高校25个名额
2018-08-23 11:53:21
在线少儿英语gogokid品牌TVC:重点培养三种能力
2018-08-23 11:52:10
高中生靠解剖鲫鱼上北大清华?指导老师:不可能
2018-08-23 11:50:17
江苏9名高考学霸分享高分秘诀:重视课堂效率,家庭氛围宽松
2018-08-23 11:45:37
北京高校博物馆探秘:“隐居”大学里的博物馆
2018-08-23 11:44:34
青年任性“裸辞”需要实力兜底
2018-08-23 11: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