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宿舍不挂窗帘”暴露教育的自信缺乏
2017-09-25 22:23:44 来源: 子路教育网
教育是国之根本,也是世界的根基,人类作为高灵长类动物的根源就在于思想与创造,然而教育正是对孩子们的思想与创造进行合理的开发与提高,怎可无自信一说。
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五象校区拆除宿舍所有窗帘,不允许学生对窗口做任何遮挡,导致整个宿舍变得一览无余。“学校说此举是为了营造更好的休息环境,然而窗帘拆除后阳光直射进宿舍,影响休息,而且女生睡觉时脱换衣服也不方便”。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拆除窗帘是从安全角度出发,对休息影响并不大。
客观的讲,学生宿舍不挂窗帘的规定算不得“奇葩”,毕竟这只是学校加强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且在其他省份的一些学校,早就有过类似规定出台实施。
宿舍不挂窗帘的做法究竟是好是坏?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这或许并非什么好事。
报道中,学校负责人言道,拆除窗帘是从安全角度出发。我们并不否认学校拆除窗帘的初衷或许只是单纯为了便于加强管理,以确保学生的安全。但我们更应清醒看到,“挂窗帘”与“管理”之间其实并不构成十分绝对和必要的因果关系,拆掉窗帘也不过是学校的“懒政”之举,无非就是想把工作简单粗暴化,用近乎“监视”的方法来让学生“守规矩”。其实,学校越是如此,越凸显自身的自信缺失。
俗话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教不仅局限于课堂上对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应体现在课堂外德育的言传身教。学校是学生成长之地,更是成才之基。别看学生生涯仅有十多年,但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有着近乎“定盘星”的作用。每名老师如何“教”,决定了学生成长的大致轨迹。就拿学生宿舍挂不挂窗帘这件事情来讲,如果学校从上至下都有极其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和环境,学生自然会受到熏陶,根本无需“特别”管理。如果老师能把心思用点在课外的沟通、交流和引导上,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规矩自律,即便有窗帘,学生依然不会干出违规违纪的事情。反之,如果学校、老师教育无力,那么即便没有窗帘的遮挡,也难管教周全。
笔者分析,学校采取如此做法,或多或少是源于学校对“育人”的“误读”,简单的把“育人”定义为“抓管理”,认为学生能遵守校纪校规,不犯错误就是德行操守上的“高分”,于是想方设法“定规矩、划红线”,恨不得学生都按照学校的意图来生活。这样做老师轻松、家长放心,看似很完美,但是尊重过学生意见、考虑过学生感受吗?没有窗帘的遮掩,学生的隐私权该如何保护,难道要尝试突破“男女有别”的社会公德底线?
学校教、学生学,这本是教育工作应有之义,但如果每次学校都是打着“为学生好”“为学生安全着想”等名义,“想当然”地制定一些规定,或许这是教育在开倒车。与其这样,学校不妨给学生多点尊重、多点沟通,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提高教育质效上,引导学生树立共同的道德认知观念,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或许这样更具意义。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贺州市教育党支部书记到桂林中学观摩党建工作
2017-09-25 22:20:45
如何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2017-09-25 20:37:48
夫妻做离婚考卷,教育不应只在学生
2017-09-23 14:19:46
法学鬼才邱兴隆教授病逝,邱兴隆是谁
2017-09-23 14:15:07
寝室床上跌落身亡,学生在学校都不安全吗?
2017-09-23 13:54:09
我们相信女儿还活着,这是章莹颖父母的决心!
2017-09-23 13:43:18
韶关小学生车祸,20壮汉抬车救娃娃!
2017-09-20 22:05:40
儿子被欺负,作为家长就可以用暴力对待小孩吗?
2017-09-20 2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