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样教两岁半宝宝
2017-07-31 20:45:31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前几天给孩子买了一盒饼干,她特别喜欢吃。
“能给我一块吗?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我随口一问。
“是很好吃,不过,妈妈,这是我的饼干,你有面包呀。”
“可是你有很多饼干呀,不能给我一块吗?”
“真的不行,爸爸买的时候说,饼干是我的,面包是你的。”
“好吧,我知道了。”谈话结束,这事也就过了。
大概两天后,饼干盒里只有三块饼干了,孩子却突然说:“妈妈,给你一块饼干,可甜了。”
我很吃惊,不确定的问:“你真的要给我一块饼干?”
“是呀,我要分享给你,特别甜。”一边说一边把饼干喂给我。
当孩子拥有很多饼干的时候,她却舍不得给我一块,所剩无几的时候却想要和我分享。很多人会说,这很正常呀,因为孩子吃够了,所以才舍得分享给你。是的,看起来多么正常的行为,孩子却遭受过太多的不解,不解是在于我想要一块饼干的时候,孩子不舍得给我,就会被误解。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你就分一个给小朋友嘛,你有很多呀。”
“孩子,不要这么小气,有好东西要分享。”
“你舍不得分享,别人的东西也不会给你的。”
不愿意分享的孩子会不经意间被贴上“小气”“不听话”“不懂事”的标签,实在心疼这些标签下的孩子。成人被人误解的时候,都会暴跳如雷,何况孩子?孩子被误解的几率远远大于我们成人。
甜点和饮料
唯有真正拥有过,才会真正懂得分享
分享表面看起来是把我吃过的,用过的好东西推荐给你。其实分享的根本是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体会让别人知道,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共享行为。正如孩子和我分享饼干,会强调饼干甜,无非是想让我感受到她吃饼干时候的快乐的感受。就好像考了第一,瘦身成功,相亲成功,总是要找几个朋友分享下这种菲欧(feel)。
只有当孩子真正对某一事物有了完整的认知、体验和感受之后,他才有分享的欲望。完完全全的拥有过便想把他的感知共享与他人,从而得到回应与共鸣,只有这样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孩子会从中渐渐地明白分享的意义。而被迫分享,孩子内心的感受是很糟糕的,他会认为不分享是不好的行为,会遭受批评的行为,同时会担心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要被剥夺,这恰恰激发孩子更想紧紧守护。最终,你越是想孩子分享,孩子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占有。
想要孩子懂得分享,请让孩子真正的拥有,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我”以及“我的xxx”是得到尊重和保护的,不再是随意被指挥分配出去的。孩子会慢慢放下占有的欲望,以及慢慢减少被剥夺后的攻击行为,唯有真正的拥有过,孩子才会敞开心扉去共享拥有时的美好感受。
分享,不等于失去
有一次,闺女带着一堆动漫闪卡在小区玩,有几个小朋友围过来想要一起玩。“分给小朋友一起玩好吗?一起玩闪卡肯定特别有意思。”
我知道,闺女其实是舍不得的,但听我说一起玩会特别有意思,才尝试分了几张出去大家一起玩,确实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突然有一个小朋友要回家了,家长在身边催促着,这时小朋友很舍不得把手里的闪卡还给我闺女,我顺势说了一句:“咱们把闪卡送给小朋友吧,你手里还有很多呢,送他一张就好。”小朋友听我这么说,特别高兴,连忙说:“谢谢。”于是拿着闪卡就跟家长回家了。
这时,我闺女急了,大声嚷着:“不给你,不给你……”
然而小朋友头也不回的走了,我闺女嚎啕大哭。坦白说,我挺意外的,没想到我闺女反应如此强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哭声在小区立体环绕,我赶紧抱着回家。回到家后,我前前后后仔细想了想,最后我蹲下身子,双手放在我闺女肩上,诚恳的说:“对不起,妈妈做得不好,没有保护好你的闪卡,没有考虑你的感受。”
听完我的道歉,闺女哭的更大声,感觉有一肚子的委屈要向外喷射状释放。“妈妈,我再也不分享了,分享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了。”
我抱着她,久久没说话,是的,孩子说的没错,分享让她失去了闪卡,分享对于她来说是一种伤心的体验,因为分享,她的闪卡一去不回。这是一种被剥夺的愤怒,这是一份失去心头好的痛苦。
想想看,你只是想和朋友分享你新买到的一支纪念版TF口红,却被朋友要走,不管你内心本意如何,口红落入她家的时候,你心里就没丝丝酸楚?只是我们成人太善于掩饰,掩饰我们的不舍,掩饰我们失去的痛苦,强颜欢笑装大度是成人的常态,而纯净如白纸的孩子,只会淋漓尽致的释放他的委屈和痛苦,因为分享让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再不属于他了。
作为父母,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分享行为,不要让分享伴着失去的风险,分享仅仅是分享,如果每一次分享都可能面临失去,于孩子于成人都是不公平的,也失去了分享的意义。
手掌里的贝壳
分享是一份美好与幸福
在生活中,因为分享,我们常常获得更多。因为分享,我们内心的感受得到回应和认可。买到心仪的衣服时,我们迫不及待的要和闺蜜分享,分享的是那份买到心仪衣服的快乐,而闺蜜的回应会让我们原本的快乐翻倍。所以,有分享意识会让生活更美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但,分享意识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形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因为自己的操之过急,让孩子萌生了分享的阴影。当然更不要因为他人一时口舌之快,给自己压力,从而逼迫孩子去分享。请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去感知拥有的滋味,让孩子真正对自己拥有的事物能做主时,孩子内心会慢慢被填满,富足起来。久而久之会在心里埋下一颗叫“分享”的种子,日后在他的生活里,这颗种子会发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