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翔幼儿园“大拇指”课程
2017-07-12 21:01:3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对他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观点、分享的体验、“晒”出的图片,如果感到喜欢或欣赏,只需点亮“大拇指”,“大拇指”已经成为表示“赞”的标志性符号。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幼儿园“大拇指教育”的灵感正是来自于尊重、鼓励、赏识、赞美每个幼儿的初衷。邓姝雯园长说,她的前任陈娟老师担任园长时就已经确立了“大拇指教育”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南翔幼儿园又逐步构建了“大拇指”课程体系。“大拇指”课程的理念是“尊重天性,启迪灵性,陶冶品性,发展个性”,倡导幼儿们用眼睛看世界,用嘴表达自己,用头脑思考问题,用手和脚探索自然。
“五小”活动为抓手
形成“五指”强有力
好的课程理念还需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南翔幼儿园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形成了“大拇指”课程的“五指”结构,五根手指齐发力才够劲道。为了使“大拇指”课程理念落地生根,南翔幼儿园为园内的每一名幼儿精心打造了“小健将”“小问号”“小玉芽”“小百灵”“小视界”活动。
“小健将”活动支持幼儿在富有情境的运动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做勇敢自信的“迷彩健儿”;“小问号”活动鼓励幼儿探索科学,通过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以科学启智;“小玉芽”活动支持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让美的种子在每一颗童心中发芽生长;“小百灵”活动让幼儿放飞童真,支持他们独特的语言表达;“小视界”活动建立了16个户外拓展基地,鼓励幼儿到户外去,在真实情景中感受事物。
五“小”活动具体是怎样开展的?不妨听邓园长来介绍一个实例。今年端午粽香诱人之际,在美丽怡人的嘉定银翔湖畔,南翔幼儿园第三届“小视界”亲子彩跑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场了。与以往用彩粉装点赛程的彩跑不同,今年的“彩”字体现在参赛者们的着装上,两百多组参赛家庭全部身着各色汉服,他们或许分不清自己穿的是半臂还是襦裙,是深衣还是曲裾,不过这一点都不影响“穿越时空”,仿效古人过端午的兴致。穿上汉服的男童们风度翩翩,女童们的汉服款式更多,颜色更靓丽,长发的还梳了各式各样的发髻,好像一个个粉雕玉琢的娃娃。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主题,每个家庭拿着粽子造型的任务卡,围绕银翔湖玩得不亦乐乎。在初夏的阳光里,赛一赛滑板“龙舟”,包一包糯米肉粽,编一编五色彩绳,不仅幼儿们玩“嗨”了,就连家长们的脸上也乐开了花。为了办好这次活动,南翔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制定方案、确定内容之外,还请了不少身怀绝学的民间艺人一同参与活动,现场为家长和孩子们演示绘团扇、作糖画、捏泥人、演皮影戏等,感兴趣的小朋友还能在专家指导下,亲自感受一把民间艺术的魅力。
亲子四节乐翻天
家园共育心相连
南翔幼儿园底蕴深厚,如何根据办学理念,做好传统特色内容的传承和提升,是幼儿园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比如五“小”活动中的“小视界”的一部分内容,其实是对幼儿园前期开展的“开心果乐园”亲子四节活动的传承,在活动中统整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家长与老师共同承担活动的构建,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今年4月,南翔幼儿园在嘉定区教育局和嘉定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快乐游戏节”活动。活动以“小问号玩科学”为主题,到处充满着有趣好玩的科学元素。
用电安全微讲座上,供电公司的电力专家和幼儿互动问答,用幼儿能接受并理解的语言方式讲解用电安全知识;奇幻泡泡秀中闪烁着魔幻七彩光的泡泡忽大忽小,随意拉伸,能把小朋友整个人都套在里面;家长们带来的“火山喷发”“被吹起来的小气球”“电磁铁小实验”等小装置让幼儿们玩得不亦乐乎,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科学;亲子挑战赛环节热闹非凡,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要用一根纸搓成的绳子拖动重物到指定地点,无论大人还是孩童,摒着一口气的紧张表情出奇的一致;操场上,为活动定做的用电安全“真人棋”被铺在地面上,巨大的充气骰子需要两只手才能抛起,幼儿们自己就是棋子,在棋盘上你追我赶,学习“出门不忘关电器”等浅显的用电小百科。
最令幼儿们兴奋的环节当属“坐车”,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汽车,而是电力行业专用的绝缘斗臂车。孩子们戴上安全帽,和嘉定供电公司的员工一起坐进斗里,在离地数米的高度体验了一把“带电作业”的感觉。
活动各个环节的设计都紧扣主题,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得到了鼓励和培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在嬉笑玩闹中让孩子们的锻炼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大拇指”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四节活动给出了一个典范。除了“快乐游戏节”之外,“健康美食节”、“巧手制作节”、“美文诵读节”也精彩纷呈,各有特点,总能获得家长、孩子的积极参与。如去年开展的第三届“巧手制作节”,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主题为“大拇指点赞无限创意”的大拇指形象制作亲子活动,大家开动脑筋,发挥创意,采用纽扣、吸管、绳子、手套、袜子、布料等各种材料制作,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大拇指作品,代表着每一组家庭对“大拇指”的不同诠释。
课程质量教师帮
齐来“抓虫”保质量
无论多么优秀的课程设计,在落地时难免遇到问题。“大拇指”课程体系又是如何保证课程实效的?幼儿园的教师是关键。南翔幼儿园充分重视教师的意见,努力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成为课程的共建者,共同参与到课程研讨设计、实施观察和反馈反思的全过程中。
比如每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南翔幼儿园都会开展的“给妈妈的礼物”活动,在今年的活动前研讨中,就有老师提出,仅仅让幼儿为妈妈制作手工艺品的活动形式未免太单一,为何不利用周边资源,开展“小视界”拓展活动?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太小,因此仍然延续在课堂上制作手工艺品的活动形式。中班幼儿在老师带领下,去附近邮局为妈妈寄明信片,借此观察、感知邮局中信件、报纸的投递过程。大班幼儿则到附近超市,用十元钱给妈妈买礼物,在真实的情景中挑选妈妈喜欢的商品,计算价格,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经过改良后的“给妈妈的礼物”活动更具生活气息,“爱”得更立体。
而在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们留心观察幼儿的表现情况,运用视频反思、小组研讨、大组教研等形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探讨、分析,并制定改进策略。改进策略是否有效,将在下一次实践中得到验证,教师也将进行反思和反馈,有效提高课程质量。
南翔幼儿园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老校,在探索幼儿教育的漫漫长路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的实践经验。陈娟老师的出版著作《大拇指课程沉思与生长》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竖起大拇指,能让孩子在赏识中孕育创造,在尊重中培养自信,在关爱中感受幸福,在和谐中健康成长。源于此信念,老师们蹲下身来,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同等高度的位置,试着用他们的视线去看待世界万物,赢得他们的信赖,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