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色堇的高中故事
2017-07-09 01:52:03 来源: 子路教育网
上了大学,无数次我回想起已逝去的高中生活,怀念那时的自己,怀念教过我的老师、陪伴我的同学,怀念高中三年的课堂,怀念学校的图书馆……我的高中分为很简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一到高二下,第二个阶段是高二下到高三。
上了高中,我的脑海里确确实实有一只猴子在说稍微放松一下,学习很简单的,上课认真考前死记硬背一通就好了,那时候我对高中的课程的想法以为和初中没什么区别。当时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现实确实是我只要上课听讲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然后课前突击一番,成绩都不赖,我们的试卷本来也简单。可以说那时的我没有特别把学习放心上,因为我以甚至有点应付的态度来学结果都不差,可能我就这样感到满足了吧。就在这样相对轻松的学习情况下我发展起了一项爱好,那就是阅读。
可以说我从小到大,除了迷电视电脑外,之后就是迷上书了。从小到大,所有学科中的唯一弱点就是语文,这所谓的弱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也算可以,但是我的内心始终有一道阴影,回想起来都是小学初中有点小性子,嫌弃老师,然后很多语文课就没认真上了,在初三之前我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后来要考高中了才重视起来。初三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换成了一位严厉主任,他时不时批评我,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还能想起快中考了,老师单独挑了几位作文有问题的同学指导作文,其中就包含我,呵呵,然而我还是写不好,我也想写好啊,可是我就是不会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她作文总是得到老师的表扬,作文大赛镇里一等奖,市里三等奖,让我好生羡慕啊,内心真的非常佩服。那时我认为写作是一种神奇的能力,也渴望拥有它,这是高中开始多读书的诱因之一吧。
我从简单的畅销书读起,比如《岛》这样的小说,实在精彩!主要是文学类的书,小说,散文为主,有深的也有浅的,我估计在高二上应该就差不多完成我们校长的说到三十本书的目标,具体记不清了。我看书速度非常快,一般看过的书不会看第二遍,除非已经忘记了,我才有可能翻开重新看。那看了那些书现在脑海里还留下了什么吗?当然有啊!最先想起的还是三毛,我很喜欢她的散文,她的语言风格,喜欢这位洒脱率真的作家,也向往她的人生。还能想起《平凡的世界》,作者大气地描绘了那段我经常从我奶奶那里听的时代,我记得我还兴冲冲地找老师攀谈过书中角色……那时我以极大的热忱阅读,乐此不疲,我也从我的语文老师那里得到许多正反馈,那时候觉得看书真是人生一大乐事。但是突然高二下,我终止了读书……读书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带给我快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快乐突然消逝了,我被一种负面情绪充斥着,一种抑郁的情绪,难以排解。
高二下是个转折点,首先我的成绩到了这个时候出现了波动,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关注,成绩略有下降,其实那时我有点厌恶学习的心,也许就是那种情绪造成的,状态不是很好,印象中打击很大的是一次作文写偏题了,我现在想不起来当时的具体情况,只记得那时真的非常伤心,此后对写语文作文内心有一大块阴影,之后每次考试担都会心自己会不会写跑题。还有一条和我们那一届息息相关的重大新闻,从我们那届起不考广东卷了,改考全国一卷了,知道这个消息我那时都有点后悔读理科的心。我的老师都说全国卷难,听到我只能苦笑。面对自己成绩的变化和高考的变化,我决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这时,我有幸被选去参加全国物理竞赛,我至今记得辅导老师说我们竞赛的目的,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参加竞赛也是为了我们的高考做准备,这句话让我认真地对待辅导,沉下心来思考做题,在这一过程中我对物理产生些许兴趣,后来,我对物理的感觉还可以,可能是高二下弄懂了不少知识的缘故。
我的高三,自己并没有感觉到特别辛苦,特别累,学习也不觉得枯燥。对于学习,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前预习,然后上课认真集中注意力听课,这样我基本都能理解消化老师当堂讲的知识点,除此就是写作业,做题。我的学习基本上是跟着老师走,之后成绩稳步提升让我很开心。
高三唯一不太稳定的就是语文,那时候我对语文似乎有中莫名的抵触,觉得高三的语文课有些无聊,那些作文套路我也学不会,作文多次都是介于离题和不离题之间,也不知道怎么搞。现在回想起来语文的复习我记忆里挺模糊,我语文之所以会这样,我觉得首先是投入的精力的问题,其次是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情绪在影响着我,我高三恐怕就废语文废得最多了,但很神奇最后高考靠得挺理想的,我记得我考前还是认真做了好几张模拟卷,后来试卷的作文题型也变了,大概这样语文我就考得不差了。
高三投入较多还是数理,理科生这些你没学好,考试肯定完蛋。一轮的时候,我非常踏实,也不觉得学得有多难,甚至觉得数理还有点意思,后来大概学得还不错。能把题目做对,我觉得颇有成就感。这两科的好转让我信心增强了不少,心里想的是我照这样学下去一定可以考个一流大学,这样一想学习的动力更足了、可以说我高三基本是正循环,考好了,下次考得更好。那时我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自己有无限可能,心里乐得不行,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高三也不是很累很辛苦吧,那时每天自己的状态都很好,非常有斗志,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希望,现在回想起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语文不稳定,数理不断进步,而我英语就是一直保持着好成绩,不用操什么心,但是每天我还是有所投入。英语好首先是在高一高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全国卷英语比广东卷更简单。
我的成绩直到一摸都是呈进步趋势,一摸后面就是二轮了,我那时真的很想在二轮实现更大的进步,可惜,只能说可惜,我的状态并没有之前那么好,那时老师好像把试卷整得还是挺有难度的,那些二轮的资料的题相对一轮的也更综合。可是在一摸和二模之间,我好像进步不大,二摸没有考得很理想,那时自己的状态其实就有所变化了,可我并没有明锐察觉到。
二模后,我的一位老师找我谈话,他说我那时有些浮躁,我反思了一下好像是这样的。这就是一个开端,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变了,我怎么样才能变好,我一直以为是心态问题,也可能是一些做法的问题,我从此开始避免所有会影响到我的人,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无奈,就算我避免了那些会影响到我的人,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可是依然没有进步,可以说还退步了。
我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思考的怪圈,我想找出原因,那时好像头越来越沉重,头越来越痛,做试卷的时候头也痛,我一度以为是平时的训练量大了导致我的用脑过度,思考多度,上课越想集中注意力越是什么都没听进去,晚上失眠,睡不着。那段时光真的很煎熬,糟糕的状态也让我担心起了我的高考。可是我还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和之前没什么两样,我就是以这样的状态去参加高考,最后的结果还好,成绩比平时略有下降,考上了一所我之前也考虑过的学校,也学到了我想学的专业。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是有点难过,因为成绩确实有失自己的水准,不过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最低要求,也不是很遗憾。
到了暑假,好像我的脑袋瓜好了一点,这样我真的有点相信我之前那种糟糕状态是压力啊,心态啊等等原因造成的,就没放在心上了。填志愿的时候,其实我自己也有点怪,莫名纠结,不知道怎么填,和家人也有矛盾,摇摆不定,不过最后还是坚定自己的理想。
到了大学,之前那种糟糕的状态又来了,我坐在教室里却一点学不进去。刚开始我安慰自己是因为接触的新领域,可我上其他课也一样,而且我的课基本都是文科,都不用动脑。这真的太可疑了,这说明我之前分析有误。突然有一天,我脑袋灵光一闪,我这是不是因为身体上的问题造成的,我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头痛,我上网查了一下,好像有很多病可以导致头痛。最后我把我的情况告诉了爸妈,他们叫我去看医生,虽然我有点不愿意,还是有点不相信自己生病了。我从没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当我状态变了,我也没有想过从这方面去思考。最后去了医院,果真查出来了,病是小病,患者就是会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这一下我就搞懂我之前为什么会那样了,后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现在基本痊愈了。
回首自己的高中生活,看书的那段时光真的很美好,以一颗无比纯粹的心认真学习我也收获很多,三年里,比较大的坎就是被一些负面情绪缠身,和后面的生病,不过总算现在都过去了。高中三年总体自己是在进步,遇到一些东西,曲线往下走了一点也没什么。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长,起起落落才是真正的人生。对于我的高中生活,我没有什么遗憾,我有尽量去做我能做的事情,把握我能把握的东西,结果自然不会差。
最后我想以一首苏轼著名的词结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十分喜欢这首词表达的豁达的人生态度,我希望自己以这般心态来迎接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挑战,同样也把这首词送给那些正处于困境之中或即将面临人生中大挑战的人们。大家共同勉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