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王"梁实第21次落榜
2017-07-05 20:33:07 来源: 子路教育网
1983年,梁实第一次参加高考,复读两年之后仍没有考上,之后他工作、结婚、生子。2002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梁实再次“应战”,可十多年来始终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去年,梁实的高考成绩达到历史最高:453分。这是他20年来首次上二本线。可是他仍然觉得上不了理想的学校,放弃了填报志愿。经历那么多次的高考,梁实算是高考界的“钉子户”了,可是,他为什么坚持了那么多年,难道仅仅是想要弥补当年的遗憾吗?
有人执念一生,就是想要弥补当年的遗憾。据梁实本人所说,那么多次参加高考是觉得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这是高考对于他的意义,尽管这样的等待,这样的坚持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就是自己所设想的那样。
我认为高考是全民都能参与,就像前几年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是坚持了好多年去参加高考,他也是在弥补当年自己的遗憾,也是如此高龄去参加高考的勇气和动力。
努力去变得更好是每个人都想做到的,这无关与社会等级,更无于年龄。同样,追求梦想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谁都可以有权利去追求更好的自己,更美的明天,参加高考也是。
有些人知道在大学中的美好,可以交得到更多的朋友,可以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收获一份美好的回忆。如此干净,纯洁的大学时光,着实是让很多人心神向往,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依旧坚持上大学的原因吧!
我个人是比较支持每个人都能追寻内心的梦想,无所谓路途中有艰难险阻,高考是通往大学的交通要道,是人生分支的交叉点,即使不是正当年华,但只要你心中存在,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梦中的最好。像梁实,像那个七旬的老人,他们如此的坚持,只为能证明自己的成功,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精神,也是为这个浮躁的社会,亮起了一盏盏明灯,坚持不懈,不是因为看到光明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光明。即使,参加21次高考的梁实今年仍是没有到达自己内心的目标,但至少他又前进了一大步。
没有梦想的心灵是残缺的,是他们的坚持证明了自己!值得敬佩!
只能说这辈子他要和高考干上了,考不到好大学就一直考,如果真的有哪几个应届生有这样的心态,估计都是学霸了。不得不说很佩服梁实先生,坚持自己的梦想竟然执着到这种地方,让我等汗颜。
看到这个消息不自觉的想到自己当年高考的时候,虽然没有考好,而且后来又没有报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我一想到复读带来的压力,果断的选择了逃避,直接来到了这所不算中意的,听完了名字都累够呛的像专科一样的大学。然后上了大学之后又觉得没复读挺遗憾,就变成了矛盾体。
所以说,打心底里,我是佩服这个先生的,能够连续高考这么多年,我想能够让他坚持下去的除了心中的理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必承受那么大的压力。现在他的年龄已经绝对了他在工作上面的成就,按照对职业规定的划分,他已经到了相对平稳的时期。就算是高考考多少分,考多少年,都不会过多的影响自己的生活,只是在影响心中的理想,年轻的梦。所以他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说这些并不是在说梁实先生怎样,只是觉得,能够对高考执着的人,能够心仪的大学如此执着的人,要是能够把这种劲头放到别处,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成就。高考并不是考上好大学唯一的途径,专心在此,怕是心中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这种勇气可嘉,但是也要学会变通嘛。
高考王梁实今年完成了自己的第21次高考,很遗憾,这也是他第21次落榜,对于我们有限的生命来说,能够用20多年时间去坚守一件事情,这真的很不容易。
每一次失败,对于自己的内心都是一个打击,而21次失败,这已经可以把一个人锻炼得坚强无比,甚至养成了一种习惯,近乎于自虐。俗话说,我对他再次参加高考,能取得好成绩,不抱任何的期望,无论考多少次落榜可能是成为他的人生的主旋律,但是为什么又要一次次的尝试和无悔的坚持呢?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内心的想法,而且对于他来说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他只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并且向着这个方向一直在努力。
我们的生命很短,长寿者也不过百十来岁,去掉幼年的无知与年少的猖狂,还有老年的行动不便,真正能够让我们自由利用的时间也就短短三四十年,而这些时间里,我们大部分还需要用来为生活奔忙,真正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确实还是挺难。
人最怕的就是有想做的事儿而犹豫,到头来又看不开,反而会觉得后悔。如果这个机会过去了,你能够坦然的放手,那么就不会有任何遗憾发生,而如果对于这件事你一直记挂,一直无法解开心里的那个疙瘩,那这就会成为你一生的梦魇。
高考王的21次高考,更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以后不留遗憾。其实上不上大学无所谓,考不考得上也无所谓,但他不想因为自己没有努力过而悔恨一生。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高考已经变成了他的情怀。什么是情怀?拿不起,放不下的就是情怀。很多人也都有各种各样的情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偏好,但是让你真正获得这件事的时候,你反而会觉得害怕,不敢迈出那一步,因为在你内心里,你已经否定了这件事情,只不过还有一些小纠结,不肯轻易的去放弃。
对于他的行为我们无需鼓励,也不需去批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可以半途而废,也可以一条路走到黑,只要你想做这件事情总有办法让你可以去不断的尝试,直到你不再能够承受得起而选择放弃,又或者你已经取得了成功。而你要对自己选择的道路负责,不用在乎周围人的眼光,也不强求他们去理解,又有谁的理想不曾被人嘲讽过呢?只要你开心就好。
我相信,高考这个词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太不陌生了,因为作为中国最牛逼的一项大规模的考试,高考每年都要吸引大量的眼球。再加上现在媒体以及各种社交软件的兴起,导致"高考王"梁实第21次落榜的事件炒的沸沸扬扬。
在我高三时,我们学校就有一个传奇高考生,他连续参加了8年高考,包括学校的宿舍阿姨都对他相当熟悉,因为他呆的年头甚至比宿舍阿姨待的年头还高。我们都知道,在学校那个小集体中,老师的话题永远是学生,而学生的话题永远是老师和同学。当时学校里流传着一个特别搞逗的段子是:当年教他的班主任从一个年轻小伙子,到后来的恋爱结婚,再到后来的生孩子,再到孩子会打酱油,可是他依旧在读高三、高四……一直到高十。直接导致那老师跟他碰面时,没法打招呼,因为他当年的学生还在上学。
不知道这个段子是不是真的,但是起复读三年还是有的,我见过那个男生,瘦瘦高高,很干净利索,因为不同班我没跟他聊过天,但是据知情人讲,他的目标是考上北大,但是每年不是没考好就是没报好,或者是没估好分数导致报考失败,最后一年参加高考是跟我们一届,没再坚持了,好像说是走了一个普通二本院校。再后来的后来就没有他的消息了。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追求和所谓的执念,这种事情我们也不好妄加评论,只是觉得这样的坚持不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