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座《治校之道——36位校长的精神档案》有感
2017-06-10 15:4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11月16日下午,我们培训班的成员又聚在一起,聆听了陶继新总编的讲座《治校之道——36位校长的精神档案》。每次聆听陶总的讲座,都是对精神的洗礼,对心灵的涤荡,就像给我们的身体做了一次SPA。陶总身上有一种很强的气场,能让我们聆听者产生共鸣,内心激荡;也能使我们心灵净化,心平气和。陶老师的报告,像一粒火种,点燃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的学习热情,工作欲望,让我们从内心感到了做一个有思想的人的重要性。陶总从六个方面,选择了他所采访过的最具代表性的36位校长的事例给我们分析讲座。一是“思想引领教育行动”,二是“文化成为发展的源泉”,三是“智慧成就非凡事业”,四是“和谐构筑人文环境”,五是“个性打造学校品牌”,六是“奋争抵达特殊境界”。其中有几位校长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我,触及我内心深处。下面谈一下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文校长——夏建娟。
夏建娟是威海市鲸园小学的校长。她的“开会关机”管理办法逐渐被教职工群体心理认同。第一次开会,夏建娟校长也情不由衷地说:“请大家关闭手机或打到振动状态!”但同时告诉大家:“以后会议的开场白不再重复这种没有意义的话语,希望大家自觉遵守开会纪律。如果哪位教师手机一响,全体为他鼓掌。”夏校长试图以这种友善、调侃的方式,让教师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省检自身。她认为,孔子所言“欲速则不达”颇有道理,须循序渐进,文化管人。此后开会,手机铃声少了很多,但仍偶有铃声响起,而且因为“稀有”显得格外“清脆”。这时候,先礼后兵的夏校长便作出规定:将开会手机铃响纳入师德考核之中,只要会上手机铃声一响,便扣10分。她说,不在于扣分的多少,而在于以此加深开会手机再响者的记忆。但人群之中不知铃响何处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响中见人,特别是鼓励自觉承认者,于是又作规定:凡主动承认者,只扣5分。夏校长说,用这种形式,不只是尽可能地让手机铃声在会场上不再响起,更主要的是培养教师面对这一事情时的积极心态。现在,鲸园小学开会手机铃声响起的情况虽未绝迹,却已非常少见。开会之前那种无奈的开场白已不再有,由此逐渐形成的“开会即静”的价值取向已被群体认同。更为重要的是,在形成这一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很有人文色彩,颇具人性情调,友善之心与文化品位同时在夏建娟校长的文化管理中呈示出来。
另外,夏校长经常组织教师外出旅游,夏校长认为,与教师外出旅游,还不止于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对于教师还是一种间接性的刺激。让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之余,感受另一种新的生活,让沉睡了的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对人文景观的观照,复苏为生活之中一段永远值得回忆的美丽。这时候,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融通,就因有了另一种富有刺激性的生活媒介的参与,显得情趣横溢,美丽动人。
一位女性校长,发挥自己的人文关怀,时刻为教职工着想,用情打动大家,用心温暖大家。这样的校长,不需要对教职工严令辞呈,不需要喝来呼去,肯定会得到教职工的拥护。所以我坚信,管理是需要用人格魅力、人文关怀来影响带动的。中国有句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都是有感情的,将心比心,只要你真心对她们好,她们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只要你行得正,就不怕影子歪,只要你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诋毁败坏。真正的教育是发自教育者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
整整一个下午,我们都被陶老师儒雅的风度,渊博的学识,演讲家般的口才深深打动着,他睿智的思想,大师的风范让我们为之惊叹与折服!陶总最后说,每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漠视他,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定会成功。
我想,如果会后,我们能把今天的“心动”,变为付诸实践的“行动”,并始终“坚持”下去!那一定是自己之幸运,家庭之幸福,教育之幸事!!!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