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产生恐惧的原因
2017-06-10 15:4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产生恐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成人的吓唬。一些家长为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简单方便,常用吓唬的方法来对付孩子,使孩子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结果导致孩子产生不正常的恐惧心理。如,孩子哭闹时,有的父母师长缺乏制止的良方,就伪装“狼叫”“鬼嚎”等来吓唬孩子。这样,孩子虽然一时安静了下来,但由此而产生的恐惧也同时保留了下来。又如有些幼儿害怕去幼儿园,那是因为在孩子入园前,父母或其他长辈经常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来治治你。”
2.过分保护。很多家长怕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会学坏,或怕孩子受到欺负,因而不让孩子出去与其他小朋友玩闹,一起做游戏。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缺少处理相互间矛盾的技能与经验,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以人际交往为内容的恐惧。另外,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接触事物必然相对少,因而会出现胆小怕事的情形。众多孩子在一起玩时,他们可能会打狗,自然大家都不会怕狗,并且孩子们又从打狗中获得了对付狗的经验;但孩子孤僻,不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就不会有打狗的经验,甚至可能会怕狗。
3.恐惧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恐惧与其经验有密切的相关。比如,有的孩子怕洗澡,那是因为他曾有过洗澡痛苦的经历。孩子怕打针,那也是由于打针曾给孩子带来过痛苦。例如,我的小孩在两岁前是不怕打针的,但是两岁后的某一天,由于连续几天高烧不退,结果被几个医生摁住手脚和头,从头部上打吊针,孩子当时哭得声撕力竭……,从此,孩子便害怕打针,甚至一见到穿大白褂的人就哭。
研究还表明,孩子害怕的对象往往与他亲近的人害怕的对象有密切相关,这是害怕经验传递的结果。很多孩子的胆小怕事是因为受胆小怕事的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4.恐惧可能是孩子逃避现实或获得他人关注的一种方式。比如,有些孩子怕上幼儿园后会失去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或失去某些好处,因而他有意无意地声称怕幼儿园、怕某个小朋友、害怕某个老师等等。又如,有些孩子希望能跟父母睡在一起,当开始与父母分床或单独一个人睡时,就声称怕黑暗、怕鬼、怕老虎等等,以促使父母答应他的要求:重新回来和父母一起睡。
5.恐怖影视、图书的影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识世界毕竟有限,经常阅读带有恐怖内容的图书,或观看过多的恐怖影视,或听过多的鬼、妖故事……,这些也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产生恐惧心理。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