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儿心理行为的发展过程(2)
2017-06-10 15:4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三)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是活动 时的兴奋心理状态。是较原始简单的感情,较短暂而外显。情感则为需要是否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属较高级复杂的情绪,持续时间长而不甚外显。外界环境对情绪的影响甚大。
新生儿因生后不易适应宫外环境,常处于消极情绪,2个月时积极情绪增多,尤其是在亲人怀抱中,喂饱后,房间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再伴有悦耳音乐时;婴儿 则处于愉快情绪中。当6个月后能辨认陌生人时逐渐产生对母亲的依恋,至9—12个月时达高峰,随着与别人交往增多而渐淡漠。
婴幼儿情绪常表现为时间短暂,反应强烈,容易变化,外显而真实,易冲动,但反应不一致。随年龄增长,内抑制加强语言发育,情绪反应渐趋稳定,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良好情绪常表现为高兴、愉快、喜悦,而不良情绪则表现为恐惧、愤怒、妒忌、担忧、焦虑等。保证有规律的生活,融洽的家庭 气氛,适度的社交活动 和避免精神紧张与创伤,能使小儿维持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有益于智能发展和优良品德的养成。
(四)意志的发展
意志为自觉主动克服困难以完成预期目标的心理过程。生下来时无意志,随着语言、思维的发展,婴幼儿期开始有意行动或抑制自己时即为意志的萌芽。年龄渐长,语言思维发展越深入,社会交往越多;在成人教育的影响下,意志逐步形成和发展。
积极的意志主要表现为自觉、坚持、果断和自制能力方面,消极的意志则表现为依赖、顽固和冲动的品性。可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等来培养孩子 积极的意志,重视培养其自制能力、责任感和独立性。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