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我想回学校
2017-06-10 15:4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第一个契约制定以后,我和阿辉的见面固定在每周一次,几次下来,他都表现得很好。
“老师,我想回学校住,住在外面我觉得离同学们太远了。但是,学校能同意吗?”在一次会面中,阿辉说出了他的想法。
“你这些天的表现一直很好,我很高兴,你想回学校住,说明你很想融入同学们中间,虽然作为心理辅导老师我不应该做一些超出咨询范围的事情,但这次我会帮你想办法的。但是,你要想清楚,你能不能像这些天这样坚持下去?”
“老师,你相信我,我一定不让你失望。”阿辉近乎恳求地说。
“我相信你。”我坚定地看着阿辉。
于是,在我的提议下,学校同意阿辉回到学校住宿,我和阿辉的咨访关系也在他搬回学校两个星期后结束了。
当我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的时候,事情却又陷入了僵局。
同事们说“你怎么能相信他”
阿辉又打人了。很快地,这个消息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希望这只是一个谣传,因为我实在不愿意相信,付出了如此多心血,阿辉最终又回到了起点。直到政教主任告诉我,我才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那段时间我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一些同事劝慰道:“你怎么能相信他?现在的学生可不像从前了,阿辉不知道撒过多少次谎了,骗骗你这样的年轻老师,简直易如反掌。别管他了,他已经无药可救了!”
不止一位同事这样劝告我。这时的我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自己工作的意义。
我找到了我的大学老师,真的应该感谢她,从进大学以来,每一次失意的时候,我总能从她那里得到有力的支持。她微笑着听完了我的叙述,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帮我分析个案情况,而是开始讲述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历程,刚开始我有些奇怪,但慢慢地入了迷!是啊,他人的生活环境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往往倾注了很大力量做的个案,会因为某些事件的刺激而使咨询工作前功尽弃。同时,老师也指出了我在处理阿辉个案时有些操之过急,用行为契约方法缺少足够的监督,而心理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有笑对挫折的勇气。
离开老师的办公室,独自走在点点星光的大学校园里,深吸着微凉的空气,心情异常舒畅。
让我们再努力一次
阿辉出事后,再次被停宿了。
一天晚上,经过门房时,忽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阿辉!”
“金老师,我……”阿辉欲言又止。
“我很愿意和你谈谈,去我的办公室好吗?”我期待着阿辉肯定的回答。
“好。”
于是,阿辉跟着我走进了办公室。
“最近怎么样?”
“对不起,老师,我让您失望了。但那家伙实在太讨厌了,我控制不住自己,同学们现在都不理我了,唉……”阿辉表情很痛苦。
“阿辉,我听到你的事的确有些失望,我相信你的心情肯定和我一样,因为我们都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一个人要改变自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相信我们以前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因为你已经改变了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你一定行的。阿辉,我相信你,让我们再努力一次吧!”
“好!”阿辉用力地点了一下头。
于是,我与阿辉订立了第二份契约:(1)每天对周围同学友好地打一次招呼。(2)每天与一位同学聊天半小时。(3)一星期坚持与周围人保持友好。(4)若一个月不与同学打架,在全班予以表扬。
青春洋溢的笑脸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契约的执行,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在监督上,也调动了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包括他的母亲。每周一次的会面,一直持续到他最后的高考。
他们班最后的聚会,在班主任的邀请下我也参加了。临近分手了,学生们都玩得很疯,阿辉在同学中间开心地笑着。多么难得的笑容呀!只有我和阿辉知道,为此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虽然由于基础太差,阿辉没能进入更高的学府,但从他青春洋溢的笑脸上,我确认他是愉快的。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