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个案小结
2017-06-10 15:4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诊断分析
1.家庭因素造成人格偏差。阿辉与妈妈、奶奶一起生活,由于是独生子,因而特别受宠。家长只知道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没有思想上的沟通,因而阿辉在家中常常一人在房间中独处,久而久之造成了他孤僻的个性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又由于他在家中养成的生活习惯与新环境的格格不入,因而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没有人与他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渐渐迷上了武侠小说,沉迷于此无法自拔,书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的思想。阿辉的父亲长期在外捕鱼,并且脾气较为暴躁,因而妈妈经常会袒护儿子。父母亲教育方式的较大差别使孩子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造成了他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认同,自制力差,具有冲动性。
2.环境因素促成行为不良。阿辉由于从小在偏僻的农村长大,面对周围同学优越的家庭环境和较高的消费水平,他的心理渐渐产生了不平衡,并采取了消极的办法去弥补这种不平衡,从说谎一直发展到打架。
干预方法
每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需要,特别是那些自身缺乏自信的来访者,他们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因此,对于阿辉,我首先采用了来询者中心疗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并且帮助阿辉产生改变的愿望和信心。
在此基础上,针对阿辉的不良行为,我采用了行为契约方法,先后与阿辉一起建立和执行了两份契约,从基本的行为习惯入手,循序渐进改变他的不良行为。
在整个个案进行过程中也少不了学校和家庭的配合辅导,周围环境的营造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咨询感受
1.心理辅导应关注特殊学生。一些背景特殊的学生往往个性较强、特别敏感,害怕同学和老师对他们会另眼相看。因此,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花更多的精力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自己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可以倾诉烦恼的对象,并且创造各种条件,使他们融入到班集体当中,感受到周围的爱和集体的归属感。
2.心理辅导切忌操之过急,在问题完全解决并且有一段时间的巩固期后才能结束咨访关系,否则将前功尽弃。
3.心理辅导老师应积极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辅导老师往往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挫折,因此培养自身良好心理素质显得尤其重要。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