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期
2017-06-10 15:4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一.概念由来及含义
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点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人类个体早期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获得某些能力或学会某些行为的关键时刻。在这些时间段里,个体时刻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这时能给个体适当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能力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
儿童基础力发展的关键期如下——
双眼视觉约为0-5岁
情绪控制约为1-5岁
习惯反应方式约为0.5-5岁
同伴社会技能约为3-7岁
语言能力约为0.5-7岁
认知技能-符号约为1.5-6岁
认知技能-相对数量约为4-7岁
2.科学认识关键期
目前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还存在一些争论,如何科学地看待关键期则是争论的焦点。
一般来说,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 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很难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故对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更为合适。
各种心理功能,成长与发展的敏感期不同。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这个时期以后,这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形成和发展比较困难。例如,运动技能的学习关键期在10岁左右结束, 若一个人在此之前学习钢琴,那么他经过较少的练习就能够演奏,并很容易保持该技能。若某人10岁后学习钢琴, 他仍然可能成为出色的钢琴家,只是他必须进行更多的练习,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已。
近来也有一些神经生物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对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是心理发展关键期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人的一生每个时期都很重要。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