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软弱该怎样调教
2017-06-10 15:4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孩子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而性格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比如有些孩子性格外向、有些内向;有些孩子勇敢胆大、有些软弱胆小。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的某些性格特点而着急烦恼。我们遇到不少因孩子软弱而求助的父母,他们担心孩子受欺负、不够独立、长大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软弱的孩子一般比较被动退缩、胆小害羞等。要真正帮到孩子,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是怎样形成这样的特点。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都不同,性格的形成大体上有两方面影响:一、向养育者认同。照顾孩子最多的人(也许是父母、公婆、保姆),她的性格特点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养育者本身很软弱胆小,孩子很可能形成同样的性格。二、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孩子性格的最初影响是来自于家庭,以下的几种互动模式,容易造就孩子软弱的性格。1、家长对孩子的一切进行包办代替,担心孩子做不好,也怕孩子吃苦,而不让孩子动手。这就剥夺了孩子磨练独立能力的机会。2、喜欢用批评、责骂等不良方式教育孩子,或喜欢强制性的控制孩子。这样让孩子失去尊重、自信而变得软弱、害怕做错。3、成长事件的影响。孩子感觉父母偏爱其他兄弟,或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又或是孩子曾长时间和父母分开生活,导致从小缺乏安全感。
家长可以针对不同的原因来进行调整。如果是养育者一方性格比较软弱的,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引导孩子向较强大的一方认同,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如果是家庭的互动导致的孩子性格软弱,针对这三个方面,家长需要注意调整的是:1、放手让孩子学会生活,无论做得好不好,他需要实践的磨炼来培养独立勇敢的性格。2、尊重孩子,用正面的教育方式替代负面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批评责怪,他就不敢去表现和尝试;当孩子一切都是受控于父母的安排时,他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就受到了抑制,因此不会主动去想和做,遇到问题慌张害怕;如果孩子经常受到肯定和鼓励,他就会用一种积极、肯定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他会勇于去学习、尝试和锻炼,遇到挫折也不易放弃。3、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地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在具体行为上家长还可以这样做:
让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或亲人在一起,耳濡目染地慢慢产生影响。
让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父母在一旁观察或回避,让他们有一个自由无拘束的空间。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视野开旷的郊外或公园,鼓励孩子自由自在的玩耍和探索。
如果孩子恐惧一个新的地方,或不愿意参加活动,不要强迫他去适应和参加。要尊重孩子的节奏,耐心引导并提供他喜欢和熟悉的东西,让他可以放下恐惧、慢慢地适应。
当孩子表现出害怕软弱的时候,不要责怪他,应第一时间保护他,安抚他的情绪。
当孩子偶尔表现出自主或大胆表达等,无论家长认为是对还是错,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认同,正面地强化孩子这个可贵的转变。
要真正的帮到孩子调整软弱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很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来陪伴着孩子一点一滴地成长。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