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2017-06-10 15:4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很常见的。很多小学生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下面归纳了几点,看看你家的孩子有吗?
一、学习方面:陪读陪出上课走神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内心深处最渴望。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是好的,但不要过分的关注,物极必反嘛,过分的关注很可能给孩子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伤害。比如,我班的濮锦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影响了学习成绩。我通过与家长沟通才了解到,这正是因为他妈妈在家里每天陪着他做作业,但家里总不如学校管得严,孩子喜欢边学边玩,每次等到妈妈提醒才将注意力集中到作业上来。这样一来,孩子不仅作业做得慢,还对妈妈的管教形成了依赖性,并把它带到学校,形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二、情绪方面:少年也有愁滋味
有些家长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是阳光快乐的,平常出现的抑郁、焦虑、易怒等恶劣情绪是怎么来的?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与老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言行引导有关。比如,有的老师有意无意地对某个学生表现出习惯性看法,像“脑子笨”“不用功”等,给孩子贴“标签”,就会使这个孩子自我评价能力低,出现抑郁、自卑的心理问题。
三、行为方面:自我防卫带来的偏差
自我防卫意识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天性,小学阶段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这种自我防卫意识就容易造成行为的偏差,出现说谎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等。
有的孩子经常无故地攻击同学,或与同学稍有争执就大打出手,恰恰是因为他的爸爸经常对他进行蛮横管教和“棍棒教育”而形成的报复心理。有的孩子具有破坏行为,如无缘无故地在别人课桌上划一刀,把人家的作业本弄脏等,也与上述因素的扭曲心理反映有关。
四、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抗挫能力差
独生子女的现象和不当的家庭教育,使目前许多孩子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协调与同伴的关系。比如,嫉妒心强,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参加小组活动不愿担任“群众”角色等。在家里作为“小公主”“小太阳”的独生子女,很难体验到受挫的心情,到了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一旦受到很小的挫折,就表现为心理脆弱,承受力差。如,张家扬参加小组比赛给组里落下了分,受到小朋友的指责,他也陷于深深的自责中,大哭了一场,还几天不愿上学。所以,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绝不是好事,甚至家长和老师要故意给他制造一些小挫折,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培养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