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家长拜佛祈福不如心理辅导
2017-06-10 15:42:42 来源: 子路教育网
距6月7日高考时间所剩无多!在高三的每个教室,逐渐减少的倒计时天数日日见证着考生们的埋头苦读、奋笔疾书的身影。但在教室之外,据海峡导报称,今年,许多厦门家长除了到寺庙参拜,还在网上求起了佛。
高考前夕这段时间,对家长来说,是一种心理煎熬,家长甚至比考生还紧张。一些拜佛的家长可能也知道拜佛根本不起作用,但是他们仍然热衷为孩子拜佛祈福,与其说是为孩子求取功名,不如说是希望借此放松自己的紧张心情,求个心理安慰。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拜佛求功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家长们都应该明白拜佛求功名是封建迷信活动,毫无科学根据可言,学生的高考成绩根本不会因为家长拜佛的“虔诚”态度而发生丝毫变化。如果家长寄希望于在虚幻世界中寻找精神安慰,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姑且不谈烧香拜佛的迷信色彩,烟雾缭绕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单就拜佛对其他家长与考生的误导就不可小视。那么多家长为孩子拜佛求功名,也会给其他家长带来不安。如果孩子知道父母在为自己拜佛,一方面会责怪父母迷信,另一方面会加剧心中的紧张情绪,生怕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辜负了父母的一片心意与满腔热情。
下面记者就带你一起来倾听下他们的说法。
周末,正在读高三的慧慧在妈妈的陪同下,虔诚地走进了南峰寺,上香、跪拜、磕头,这一切,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完成。跪拜中,慧慧默念希望自己不要太紧张,今年能在高考中发挥出好的水平。在一边的母亲则也是虔诚地跪拜,默默的许着愿,希望女儿能考上好大学……
这一幕不仅仅发生在慧慧和她妈妈的身上,临近高考,有很多大人都选择到庙宇来为子女许上一个美好的愿望。当记者向慧慧提到“如何看待为了高考而拜佛这件事”时,慧慧表示:“其实上香拜佛,这只是我释放压力的一个窗口。高考压力大,平时学业又重,有时候学习烦躁了,无处释放的时候,或许能在这青烟缭绕中寻找到心中的一丝宁静。”
“来上香、许愿只不过是心理上的一种寄托而已,相信神佛?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同学斌表示。自己并不相信这些,但是我们缺少信仰,偶尔碰到烦心事,想不开放不下的时候,就选择一种让自己能接受的方式,上香、拜佛就是这样一个释放的窗口,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平时的努力。“我们作为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之所以上香,只是一种形式,是对自己孩子的一种饱含深情的祝愿,不会真的寄希望于这个上面。”家长张阿姨这样告诉记者。
“我觉得高考拜佛更多的是寻求心理安慰吧。”已经参加工作的小方这样说道,“我也亲身经历过这种事。”小方告诉记者,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他妈妈就到寺庙祈祷许愿,成绩出来后还到寺庙还愿了。“其实这样拜拜是一点用都没有的,顶多就算是给自己一种心理安慰,我妈当年那么做的时候也只是为了一种祝愿,并没有寄希望在上面。”
为此,相关高三教师建议,临近高考,学生、家长、老师的压力都很大。高考不仅是智力、能力的竞争,也是一次心理素质的较量。关键时刻,老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作为学生高考的“指导员”、“参谋长”和“稳压器”,老师们应该通过科学方法给自己减压,保持平和心态和良好情绪,为应考学生们做好榜样。
笔者相信,这种家长拜佛祈福的现象并非厦门一地独有,它在广大家长中还有一定的市场。看到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拜佛场景,作为教育者的笔者不禁感到忧虑。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其实,孩子高考前,家长主动当好孩子的心理引导师,利用周末带孩子外出放松心情,帮孩子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引导孩子愉快度过这段时间,才是家长应该做的,也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